周神父以英文抄写了一篇经文,过程中「让我回忆天主对我的爱和赐给我力量,让我在信仰生活当中作为祂的工具」。
童年时的我常常在睡梦中被母亲的哭声或笑声惊醒,望着她的样子,我手足无措。母亲的善良与众不同。我家院子的西面是三孔窑洞,窑洞上面就是我家的地,地里种着柿子树,还有些萝卜、青菜和葱。
上主说:“不要为明天忧虑,不要为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而忧虑……”我出生在一个知青家庭,记得刚到上海时,学习成绩不理想,后来母亲过世,再后来房子被抢走……命运似乎很坎坷,可是回头一想,学习跟上了,还常能以文字来赞美天主
杨永强主教在弥撒讲道中以“我的教会,我的家”为主题,劝勉神父们牧灵生活中团结、合作、服务的重要性,叮嘱大家要在各自岗位尽职尽责。主教说,首先,对一个修道人来说,教会就是家,因为我们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
上主说:如果你未尝过痛苦又怎么知道我能抚平创伤?如果您未曾经过试炼又怎么知道胜过苦难是多么高兴?如果你未曾伤心过又怎么知道我是安慰者?如果你未曾犯过错又怎么知道我会饶恕?
前不久,在信德文化研究所举办的“铎职·福传·传媒”讲习班上,听我们天主教教会的礼仪专家罗国辉神父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虽然故事小,但对我的触动却相当大。
我还没有睡,不是不想睡,而是很想记录下昨天儿子对我说的话。昨天,我去接儿子回家。路上,我边开车边跟儿子诉苦:你爸,气死我了!
此刻,我唯一要做的就是默祷了。入静次日的晚上集体朝拜圣体,在圣体前亲朋和恩人以及那么多的熟人不断在脑海呈现,为其恳切祈祷起来热切而容易,但个人的深度默想却使我花了近一周才深入进去、融入其中。
我是一个老年新教友,很遗憾“信德”问世时我没赶上,后来偶然间从朋友那里获得一份两份的,我便爱不释手,我每天除了参与早弥撒的读日课以外,“信德”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伴侣,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5月13日是葡萄牙法蒂玛圣母显现纪念日,当天里斯本的宗主教波利卡尔波枢机按照教宗本人的要求在法蒂玛把教宗方济各的牧职奉献于童贞圣母。葡萄牙天主教通讯社ˋ教会ˊ报道了这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