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讲的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耶稣,和他的朋友、他的门徒在吃晚餐,吃逾越节晚餐,耶稣为门徒洗脚。但他做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按照当时的惯例,是奴隶才给主人洗脚。
很多弟兄姊妹仍在等待逾越之光。」接着,教宗省思了耶稣复活后在加里肋亚海显现给门徒们的事迹(参阅:若廿一1-19)。教宗解释道,耶稣于圣周五被钉死后,众门徒垂头丧气、觉得他们的梦想破灭。
耶稣的生活浓缩在他从死亡进入永生的“逾越”之中(参阅若13:1),向我们展示了天主奥秘的核心之所在(参阅弗2:4-7;哥2:9)。
教宗方济各3月27日逾越三日庆典前夕,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周三公开接见活动,要理讲授的主题就是“忍耐”的德行。
他(耶稣)的父母每年逾越节往耶路撒冷去(路2:41)。长途跋涉到当时的首都耶京肯定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为了敬拜天主,庆贺瞻礼!更是祈祷的再现啊!曾经听一位姊妹与教友分享时说:祈祷是进入天国的钥匙!
耶稣基督经历背负十字架,被钉死,被埋葬,而后光荣复活,战胜死亡和罪恶,是生命的逾越,故此,复活节也被称逾越节。基督的复活也让与祂朝昔相伴的门徒们、正直纯朴的信众们获得了强有力的保障,莫大的慰藉!
它是逾越节三日庆典中我们最常忽略的一天,因为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从圣周五的十字架奔向复活主日的「阿肋路亚」。然而,今年我们比以往更加察觉到圣周六、一个寂静无声的日子。
四旬期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缩影:跟随主耶稣,通过守斋,祈祷和行爱德服务,我们就会一天天在信、望、爱方面不断成长,逾越各种艰难困苦,迈向永生天国。
在感恩祭中,神父全心归向主耶稣,与生命的主合而为一,心心相印,并以基督大司祭的名义举行这长存的祭礼,叙述着这爱的逾越故事,引导信众得蒙救赎。
我们大家来听听耶稣在最后晚餐说的话是多么的恳切:我渴望而又渴望,在我受难以前,同你们吃这一次逾越节晚餐……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你们应行此礼,为纪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