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庆期通过每日重复的礼仪经文、象征物(如复活蜡烛或五伤蜡烛)及特定读经,将信友的注意力集中于复活的持续影响,而非单一时间点的纪念。
礼仪经文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每个信徒也都是天主的居所、圣神的宫殿(领主咏、领圣体后经)。再次,圣堂又象征天上的耶路撒冷(和平之城)——光荣的天乡。圣堂奉献日弥撒经文第二式特别强调这个主题。
德肋撒非常爱好阅读圣经,她也爱好诵念教会礼仪所定的各种经文。值班唱集祷经的时候,常有这种思想:这些经文,神父做弥撒的时候,也都念的。如今我在耶稣圣体前,也能高声朗诵同样的经文。
总结与灵修反思:这段《智慧篇》的经文,虽是在旧约背景下写成,却具有深厚的新约预表意义。它不仅回顾了天主在历史中的拯救行动,也强调了祂的盟约忠诚、审判公义、慈悲召叫。
“教化王”在教会祈祷经文及文献中的沿用:利玛窦的“教化王”译名及策略深刻影响了早期包括祈祷经文在内的天主教中文文献。
祈祷可以用我们从小就学会的经文,也可以用我们自己的话。教宗说:藉着祈祷我们腾出空间,好让圣神在那个时刻来帮助我们,建议我们哪些是必须要做的事。要祈祷!永远不忘祈祷,决不忘记!
他说:「当然,没有经文表示审判发生的地点在这里,但这个地点符合考古、历史和福音书的描述并且都有理可依。」
当天礼仪选读的经文以慈悲为主题。教宗指出「我们都是罪人」,这句话并非「理论」,而是现实。「基督徒的美德是自我检讨的能力;这能力甚至超乎美德」,是成为基督徒的第一步。
香梦苹亦参与抄写的环节,她表示,活动规定每日抄写的经文,她平日选择午饭时段进行,开始时先作简短的祈祷,完成后亦不忘感谢赞美天主,及诵念祷文。这活动令我加深认识圣经的内容,同时又可作为灵修培训。
主教、神父在教堂为我婆婆作了亡者弥撒,之后带领信众到灵前摆安所,颂念亡者经文,亲自到墓地祝圣墓穴直到安葬后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