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了“信德”赠送的小书《嘉禄·富高——追随纳匝肋耶稣的芳踪》,被主人公的信仰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在天主似乎缺席且世俗化严重的今天,这种折服再次让我涌现出匮乏久矣的信仰激情
福若瑟神父热爱中国,他在家书上写到:“我愿在天堂仍是中国人,我愿为中国人死一千次,我没有其他的心愿,只希望我的尸骨埋在中国同胞中间。”福神父劝勉大家实行爱德,他说:“爱是教外人所懂得的唯一外国语言。”
印度全国各邦在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去年2005年4月2日去世后一周年的日子将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
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婚姻家庭方面从未发表的数篇文稿已集结成册,分为两本出版。一本题名为《已婚者,新婚夫妇的朋友》;另一本为《教你如何去爱》。新书发表会于10月16日下午在罗马宗座若望保禄二世学院举行。
老教友们大都说:“新教友比老教友的福传积极性要高。”这句话,在新教友张桂枝姊妹身上再次应验了。
教宗叮嘱这个机构的成员使圣伯多禄大殿更加能成为“祈祷、朝拜和赞美天主的地方。”教宗向他们说,你们的本职工作是祈祷。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圣伯多禄大殿参议会负责的众多日常工作中尤其突出了祈祷这一项。
新任万民福音部长若望.迪亚斯枢机(中)主持“亚洲福传大会”的开幕弥撒。
三是从河北邯郸教区武安堂区的发展看福传工作。以福传大使命为中心,就能做到福传、牧灵双丰收,人人传福音,地方教会信仰就能达到成熟的境界。
您不但关心教会的福传大业,还为社会培养了人才,教书育人。教友们感谢您,神父修士修女们忘不了您,社会人士怀念您,天主降福你。您牵挂人们,人们想着您。
她福传的故事是感人和令人敬佩的,一位重度残障的教友在传教中都能做到的事,那么我们四肢健全的教友,又当做何感想?又当该采取怎样的福传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