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也告诉我们,祂会天天和我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所以,将临期的意义既是等待主耶稣的“第二次光荣的降来”,更是在每天的生活中遇到和我们同行的主耶稣。
教会需要的正是获得自由,“我们总是需要获得释放,因为唯有自由的教会才是令人相信的教会”。教宗强调,伯多禄和保禄是自由的人,因为他们获得了自由。
这一次教宗特别以旧约《圣咏集》为例,教导我们如何向天主祈祷。教宗首先讲道,当我们阅读圣经时,我们会读到许多不同的祈祷文,但有一部完全由祈祷文组成的书,那就是《圣咏集》。
教宗方济各在追思已亡节的推文中写道:死亡奥秘当前我们是何等渺小无助。然而,在那一刻,如果我们内心保住信德的火苗,却又是何等恩宠有加!在基督徒看来,死亡的意义在於它开启了希望之门。
第一篇读经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慈悲爱人的天主。读经一取自出谷纪,内容是天主在以色列民犯了极其严重的罪过后,仍然向他们展示祂的慈爱。
我们应恳求这3位总领天使帮助我们对抗魔鬼的诱惑,带给我们救恩的喜讯,引领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走上歧途。教宗指出:可以这麽说,我们是圣召上的‘兄弟’。
借此,耶稣基督将我们召集到了祂圣言和圣体的盛筵前,让我们体验祂临在的恩宠、在祂的课堂里培养我们、更加自觉地与祂——导师和上主结合在一起。
正如贝尔格里奥教宗多次强调的,“慈悲恰恰是天主的名字”,以及“没人能给祂的慈爱设限制”。天主慈爱地“渴望扶我们重新站起来,使我们成为新造的人”。“我们现在对他展现出的爱戴,不该只是一时泛泛的情感。
教宗12月23日在一条推文中写道:上主降生成人,在每日的生活中与我们同行。圣诞子夜弥撒将以传统的《圣诞宣报词》开始,歌词宣报耶稣的诞生,祂是上主、历史的中心。
教宗指出,圣史马尔谷记述说,耶稣在恳求祂治好自己病的人面前说的话并不多:“我愿意,你洁净了罢!”教宗说,“耶稣总是这样做:说的很少,言语后跟随的是行动。那就是,祂弯下腰,举起手,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