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补充说,节育拒绝了令人惊奇得创造奇迹的机会,拒绝把生命带入世界奇迹,而是把性关系变成一个简简单单彼此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她说:女性应该得到更好的关爱。
他们反对其长子与她成婚,拒绝参加婚礼,并指责她唆使儿子皈依天主教。她的子女也得不到夫家亲戚的照顾。
哪怕我们犯罪远离了天主,祂也一直俯听我们,从不拒绝我们的祈祷。即使天主不常按我们的意愿作出回应,但祂必会垂允我们。
其实人们从心底里拒绝天主的那一刻起,从个人的精神世界到家庭、社会注定不会享受和谐与安宁。问题是我们心中若没有天主,能带给别人天主吗?能让人看见天主在人间的作为吗?
无数追随耶稣的人们也觉悟了这样的道理,所以他们也选择了爱就爱到底;即使所面对的是拒绝、打击、迫害甚至死亡,也不愿意中途换个方式和手段来实现他们起初立定的理想和目标——天国的来临!
教宗在弥撒讲道结束时,祈愿圣神把和平带给基督徒团体,并教导基督徒态度温良,拒绝在背后议论他人。 当天的读经描述了初期信徒共同生活的状况;福音则讲述了耶稣和犹太首领尼苛德摩关于藉水和圣神重生的对话。
文革期间,因拒绝结婚被赶出医院流落农村,与教会神长一起接受改造。在艰苦的环境中,心福修女忠诚地坚守了自己的信仰。
他说:欧洲当前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是在生活中拒绝天主,天主往往被认为是抽象、遥远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认为宗教以及与天主的关系是主观想法,不能具有社会特质,应该被归类在个人私生活领域内。
教宗进一步指出:“正如圣经、圣传和教会的训导所指示的,人的圣召使命和人的圆满实现不在于拒绝天主的法律,而在于度新法律的生活,这种生活在于享有圣神的恩宠,这个恩宠显示在一个人的信德,他知道借着爱德生活行事
我没有感到吃惊,平静地想:允许人家犯错误,也应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天主不会拒绝一个赎罪的子民……2001年,我问一位热心的女教友,怎么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到某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