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也把自己的忧虑、自己的需要和困苦的局势托付给她。第二件是圣母玛利亚把一切都托付给上主来判断。在纳匝肋时,她把自己的意愿交给天主来安排,让自己完全沉浸在天主的圣意中。
许多基督徒蒙恩后,仍然整天愁眉苦脸,忧虑重重,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神父喝的酒与人世间的酒不一样,神父喝的是长生不老、没有烦恼忧虑、爱人如爱自己的酒啊!孩子似乎听懂了,回应了爸爸一句:我长大了,也要喝那酒。
整个亚洲,不信教者数以亿计,基督徒的人数则不足900万,刚恒毅神父所看到的正是陆征祥所忧虑的。早在梵二大公会议召开前几十年,陆征祥就认识到礼仪本地化的重要性。
我们经历病苦也属正常,面对现实,喜乐的灵是良药,忧虑的灵使我们的骨头枯干。并不是来到主的面前,就一切顺利事事平安。每个人在世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苦和难。
福音中这位少年提出的问题似乎与当代许多青年的忧虑相当遥远。可是,那位富贵少年所说的“永生”是什么?
圣父的呼吁我带着眼泪和忧虑继续关注着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发生的事情:许多人被杀,其他人受伤。我为那些目睹节日变成哀悼日的家庭祈祷,我请求立即释放人质。
然而,我们人的担心忧虑其实常常于事无补。在艰难中,人常常会表现失常,忘记信靠天主,忘记我们都是天主的孩子,我们在现世完成天主所派遣的使命。
耶稣说:“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的了。”(玛6:34)这几句经文对马宝刚产生了很强的冲击力。以前他想得太多太多,精神负担太重,睁开眼就想钱,身心俱疲。
学习班大部分学员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传教时的收效担心、忧虑,甚至胆怯。针对这种情况,郑神父提出了:“文化知识平不是传教的必要条件,‘有爱必有宣讲’,如果你有爱心,你就会有讲不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