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至25日举行的基督徒合一祈祷周的主题由中东教会理事会选定,以回顾三位贤士的经历。在这祈祷周中,所有团体都受邀从能够说明总主题的特殊方面进行反思。
圣座公报又指出:“双方检讨了共同关切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包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关系,他们也分析了国际时事的问题,特别是中东的问题。
回想在耶路撒冷那一历史性的兄弟情谊举动,我们要为和平祈祷,为中东、巴勒斯坦、以色列、乌克兰,以及全世界的和平祈祷。有这么多的战争受害者,这么多的死亡,这么多的摧毁......我们要为和平祈祷。”
因为,一个基督徒的生活不再是面向自己,而是要面向天主。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首先面对天主表达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品格被圣化,个人品格的自我展现,人性的流露也就随之成了基督性的流露。
以致保禄毫不犹疑地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我现今在肉身内生活,是靠我对天主子的信仰而生活;他爱了我,且为我牺牲了自己。我决不愿辜负天主的恩宠。”(迦2:20-21)是啊!
耶稣来临后,“对相信祂的人而言,死亡不再是一种著陆,而是一种起飞”。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枢机在将临期第二场讲道中,解释了“望德”及对今日时代的意义。
不可能同他们交谈,更别说纠正他们了,因为他们最终已不再是他们真实的自己。人只能耐心以待,因为总有一天他们的知识结构会坍塌。意大利有句谚语说:“骄傲骑在马背上,然后步行回来。”
这是一种更深的关系的开始——不再是隔着帘幕的询问,而是面对面的亲密。我们不再是无助的孩子,而是天父家中自由的儿子与女儿。我们不再靠外在的显现来确认祂的存在,而是因信住在祂里面。
在这个人性标准下,为了个人幸福而产生的对他人的侵害,便不再是一种人们必须自我检讨的罪恶行径,因为对他人的侵害已经被弱化为一种可以被原谅和理解的无奈了。
教宗方济各感谢所有参与昨天的祈祷和禁食的人士;再次吁请为中东寻求和平,不仅叙利亚,还有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和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