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水教区景县总堂举行“天主之母节”节日弥撒庆典2007年1月1日,衡水教区景县总堂举行“天主之母节”节日弥撒庆典。上午9点,景县总堂骆立民、田金响神父主持了“天主之母节”节日弥撒庆典。
注意到,一些基督徒(天主教和基督教)对于祭祖的祭比较敏感,认为祭是宗教行为,所以影响到基督徒对此行为的认知和认可。须知,直到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才知道宗教这个词,而中国人行祭祖已经数千年了。
他喜欢在那里祈祷,向耶稣倾吐自己的心事;他喜欢在那里给神父辅祭,聆听天主圣言;他喜欢那里神父的虔敬和善,那是他学习的榜样。教堂,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他。
偏差的解释导致一些人开始出现身份认同的危机,有些教友选择离开天主教会,有些神父选择离开铎职;相反的,有些修女希望做神父,有些教友希望自己做弥撒……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社会上相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影响
于是由每周一次梵二中文弥撒,到每周两次,又到每周三次,再到只保留一台唱诵拉丁的脱利腾弥撒,到每日举行梵二中文弥撒。在1990年的圣周,佘山修院首次举行了梵二中文圣周礼仪,而修院圣堂也趁机全然梵二化了。
因此,我于一九九六年晋牧时,我的牧徽格言是「主为我牧」(即是拉丁文的DominusPastorMeus),取自圣咏第二十三首;祈望能步武基督,做个好牧者、忠信僕人,促使教会一体、人类一家早日实现。
中间的那一通螭首方座碑高2.7米、宽0.94米,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立。碑身正中刻有“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八个大字。右边碑文是:“利先生讳玛窦,号西泰,大西洋意大利亚国人。
碑首刻有十字架,碑文如下:“这坟是阿兀剌编贴木郏思的,京兆府达鲁花赤……享年三十六岁,终。泰定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记。”据查:元泰定四年为公元1327年,死者是元代汪古部贵族。
当天下午,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在圣伯多禄大殿为瑞士卫队主持弥撒圣祭。
在8月2日午夜以前,信友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圣堂领受宝尊堂的全大赦,前提是先办告解、参与弥撒圣祭、诵念信经和天主经,并为教宗的意向祈祷。许许多多青年将于8月2日抵达亚西西,参加方济各步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