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期望慈悲传教士们妥善履行他们所肩负的责任,为此提出了一些省思,特别从《依撒意亚先知书》和保禄的书信获得启发。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印度德肋撒修女说:“孩子是成年人最好的老师。”多年前,我并不了解德肋撒修女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向来都称我们这些成年人为老师,我们怎么可能会反过来称孩子为老师呢?
她们跟随里修圣女德肋撒推广的「小路」,以这位圣女的灵修为启发泉源。维罗妮卡修女说:「从我听见耶稣召叫至今已有34年。我努力在诵读圣经和福音中认识耶稣。我天生患有唐氏症,但我很幸福,热爱生命。
教宗方济各10月1日主持开启特殊传教月晚祷(VaticanMedia)10月1日是圣女小德肋撒的纪念日,我们亲切地称她为“小花”。
良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要求我们的临在,因为“亲自参与是每位基督徒的召叫”。
事实上,天主希望年轻人如同童贞玛利亚对待依撒伯尔一样让年长者的心灵得到欢喜,并从他们的生活经验中汲取智慧。”
尽管琪琪格连天主教会的基本知识都不知道(不过,她有时与德肋撒的修女们接触),但她马上觉得必须把这雕像从废物中拿走。她从来没有为弄清是谁扔掉的这态像而操心,她操心的是该怎样保存这态像。
答:撒冷王默基瑟德迎接他,并带来饼与酒,为他祝福。问10:默基瑟德的身份是什么?为何重要?答:他是撒冷王,也是“至高者天主的司祭”。他预象了基督——君王兼司祭(参见《希伯来书》7章)。
神父会分发预先祝圣过的圣体,这在东正教传统中并不常见,除四旬期期间之外。为保存预先祝圣过的圣体需要晒干在酒中浸泡过的面饼,圣体柜已被改制成更多用途;信徒需要使用已消毒的或一次性勺子领取圣体。
在意大利中部郭撒毛丽小村庄的一座圣堂里,供着一尊古怪的苦像。隔着玻璃框架,可以看到苦像上耶稣的左手没有手指,腹部有个布满伤痕的窟窿,右小腿自膝盖以下都破碎了。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