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看耶稣的目光,它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仁慈。当我们祈祷时,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个注视我们的目光。它是爱的目光,慈悲的目光。这是拯救我们的目光,我们不要害怕。
答∶他以极大的温和仁慈对待她们。一天有一位修女在炎热中带着疲劳的身体乞讨回来,午饭后随即被命令去花园拔草。带着被激怒的心情,她拔了食用的蔬菜。显然地,她之后被修会的长上责备。
在浪子回头的比喻里,很显然耶稣把自己比作那个仁慈的父亲,当他获悉他的小儿子在外犯罪潦倒、已经到了无路可走、悔恨不已而回奔他的时候,他早就忘怀一切地奔出去把他搂在怀里,口亲不已了。
主耶稣用三年之久教导,陪伴宗徒们,不只是为了教导他们了解天主和人的关系,更是为了帮助他们体验仁慈的天父对每个人的毫无保留、毫无条件、爱到底的深情大爱。
’天主的仁慈寻找所有人,宽恕所有人。祂只需要你说出:‘上主,请祢帮助我。’仅此而已。
天主的名字并非不可提及,祂要祂的子女呼喊祂为‘父亲’,任由祂的大能来更新自己,并且省思祂照耀在这个如此渴望善、如此期待喜讯的世界上的仁慈光芒。
教宗举出了圣咏作者的体验和忏悔后,便说:“我们所犯的罪使我们远离天主,如果我们不谦虚地忏悔承认,信赖天主的仁慈,则罪过甚至会导致灵魂的死亡。因此,耶稣治愈癞病人的奇迹具有浓厚的象征性意义。
而且有不少时候,有的教友在奉献弥撒的时候,对天主的全能和仁慈发出挑战。特别在追思弥撒中,要求神父必须要提出自己已故亲人的圣名。好像不提出来,天主就不知道,炼灵就得不到。
以此感受到了当修女内心遭受苦难试炼的时刻,是如何依赖信仰经受了考验;当修女心灵陷入黑暗的时候,是如何依赖信仰点燃了仁慈的火焰;当修女灵魂坠入神枯的境地,是如何依赖信仰找到了最后的力量;当修女为希望而困惑的时候
在仁慈天父的眷顾下,愿《指南针》成为广西福传的有力工具,也衷心祝愿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愿天主的福音传遍祖国大地,惠泽中华同胞!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