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神父除了保证三所教堂的正常礼仪活动。还要在杨庄的工地上与工友们一起搬运材料,辛勤劳动。这儿的工人全是教友组成,他们常常从早上六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点。
2006年的3月1日圣灰礼仪,我丈夫病了,医生按感冒输了三天液,高烧仍是没有退,我们急忙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脂肪肝,血糖高、血脂高、胆囊水肿,气管炎。
骆神父在追思弥撒讲道中说:追念已亡的亲友恩人是很合情理的教会礼仪。“为信仰主的人,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我们虽为死亡的定律而悲伤,却因永生的许诺而获安慰”。
合一晚祷礼仪时,教宗呼求圣母玛利亚帮助她的圣子基督所创立的教会早日实现合一的愿望。
弥撒开始了,儿时记忆中的拉丁弥撒礼仪重现在我的眼前,神父身着祭披,悠扬的琴声,引吭高歌的“垂怜曲”“光荣颂”引我进入了美妙的仙境……当唱着悔罪经“天主耶稣基利斯督……”,捧着手泪流满面地夹在领圣体的队伍中
是指生活出来的信德与举行的信德的礼仪相符合。换句话说,生活在圣体圣事中的人,也应该将在这圣事中与天主作爱的相遇的恩典,带到自己的生活中。
的确,随着时间的转移,教宗在巴西的种种会晤和礼仪活动越来越令他感动。信友自然流露的兴奋和热情,在在都给他留下难以抹灭的深刻印象。
自六世纪,因历史的冲击,成人入教相对减少,往日的慕道程序及其礼仪渐渐崩溃,四旬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慢慢形成消极的所谓“封斋期”,强调个人严厉守斋,克己,补赎,求主赐福,消灾免祸,斋戒被视为一种德行和善工
是次活动是印度教会庆祝全国圣经、教理和礼仪中心成立四十周年的活动之一。印度教会于一九六七年成立该中心,以推广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1962-1965)的精神。
很高兴告诉大家,今年3月30日逾越节守夜礼仪中,本教区将有三千五百六十位成人领受基督徒入门圣事(洗礼、坚振和圣体),加入教会大家庭;这真是教区最值得感恩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