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除了对本组内的组员及家庭互相关怀,探望病患,帮助贫困,为亡者通功祈祷之外,也对外堂口、外地做了不少工作。去年在圣经小组成立十周年之际,特地捐款6000元,分别寄往两个地方,支援重建圣堂。
「祂成了贫困的,好使你们因着祂的贫困而成为富有的。」亲爱的弟兄姊妹们: 在接近四旬期的此时,我想提出一些对我们在个人及团体悔改的路途上有所帮助的心得。我的心得是受到圣保禄的启发。
经过几天的准备终于迎来这一天,虽然气温比较低可是也抵挡不住老人们的热火,本来预定老人九点报道,可是不到八点就有老人迫不及待的走入会场。我们的志愿者更是热情高涨,细心的接待着每一位来参与活动的老人。
找到了这个为贫困的病人提供休养的场所后,仅仅一天时间,修女们就将二十多位最贫困、最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
事情发生在山西新绛的古城中,一位孤寡老人,曾经收养了两位孤女,她们都已长大出嫁了,老人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衰老,再加上病魔缠身,以至于下肢瘫痪,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因忙碌的生活也顾不上照顾妈妈,
该运动是美国主教团的一个对抗贫困的方案。天主教人类发展运动是在圣保禄六世教宗的《民族发展》通谕颁布后于1969年发起的,旨在透过促进社会正义、教育和关怀互助来应对美国贫困问题的深层缘由。
无论从医学救治还是从信仰永生的角度,其实这位年愈九十高龄的老人的辞世相当潇洒。通过日领神粮而与主每天亲密结合,共融于主的大家庭中,实属善终,蒙受祝福。
老人在青年人的扶助下,勉强立着,随着行车节拍的声响而晃动。这位老人脸色苍白,额头流着汗,大口喘着气,显得特别病弱疲惫。这时的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座位,以让给老人,减轻她难以承受当的旅程辛苦。
萨拉枢机表示,教宗的四旬期文告强调了贫穷与贫困的区别。他说:我们要对抗的不是贫穷,而是贫困。贫穷是福音的一种态度。教宗方济各也强调,除了物质贫困,教会也很关注精神的贫困。
信德网据天亚社讯仰光总主教区组织了一个流动诊所,一方面为贫困农村的村民治病,另一方面也教授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这项服务是在委员会租用的一辆面包车里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