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讲道不只是知性地传递“讯息”,或感性地抒发情怀,而是在赋予“生命的救恩”,让“天主的德能,使一切有信仰的人获得救恩。”
天主是全能全知的,也是至仁慈至公义的,只要我们对他是真诚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护守着我们,爱着我们,就像牧人护守羔羊一样,正像圣经上说:“你们求就给你们,你们敲门,就给你们开门。”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看来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人格长城”的基础才能逐步建立,道德一旦沦丧或变质变味,那么人格只会被强奸、贱卖,这样的人最终只能在罪恶的深渊里痛苦一生
我们的聚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兄弟姐妹参加,从起初的5个人发展到今天的50多个人,由互不相识到亲如一家的弟兄姐妹;由不进堂的挂名教友到成了堂口的教友骨干;从只知接受到施予他人。
人心一旦堕落,社会生活就会蒙受严重的後果」,成了耶肋米亚先知所说的,「只顾私利,只知流无辜者的血,施行欺压和勒索」(耶廿二17)。教宗表明,「这种情况的改变无法单靠理论或是社会及政治改革。
既知耶稣死后无法照常安葬,就提前以香液傅主,来表达自己的哀伤与怜爱之心!玉瓶倾倒,屋中立时香气弥漫,却令某人不满——犹达斯不禁脱口而出:好浪费呀!
学:因为三位都共一体、一能、一知、一善,故三位止为一天主。(《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题那主教文献》册一,页379、389)。至于,教友一词,出现的比较晚。
人只有失去了童年,才知道什么叫做长大;失去了岁月,才知道什么叫活着;失去了至亲的人,才知道人没了是什么感受。我们每一天都在变得比昨天老,这让人们深刻地明白:世上最不能挽留的,就是时间。
他认为美德跟道德不一样,美德是静止的,主张有两种美德,一种是理智的美德,既知德;另一种是更重要的,是道德的美德,即德性。所谓理智的美德,主要是指一种沉思的生活,就是理性将其发现真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天主怜悯世人,知道人不能自救,叫其独生子降世为人,取了奴仆的形体,受尽人生的苦难,末了钉在十字架上为人尝了死味。为要擦干人的眼泪,解除人的痛苦,赐人永远的生命,叫人不再哭,不再苦,不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