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年教宗保禄二世颁布了诏书《IneffabilisProvidentia》,在禧年期间欢迎信友往罗马四大圣殿朝圣,并规定每25年举行一次禧年。
正如弥撒中孟宁友主教所言:我们重回母校圪潦沟,是因为我们的圣召从这里开始,又在此完成。如果没有教友们的祈祷和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总的来说,罗马教宗继承伯多禄,对主教们和信友群众,是一个永久性的、可见的统一中心和基础[5]。
他说这位友人在武汉最热闹的江汉路的一幢楼里,那是一天的夜晚,他亲眼看到一群身穿旗袍、头烫卷发的女人,个人娇艳如花,一起咚咚直响地在上楼,一会就销声匿迹了。
教宗在信中也勉励主教们,应在各自的团体中殷勤地推动不同神恩,支持、鼓励并帮助信友进行分辨,好使奉献生活的美妙及圣德在教会中焕发出光芒。
来自福建23岁的吴友辉,在中餐馆打工,在国内没怎么上过学,参加慕道班学习很吃力。2011年圣诞节因考试不及格,无法领洗。但他来圣堂的次数更勤了,2012年4月8日复活节,终于如愿以偿领了洗。
一幅痛挽长联,准确地表达出大家的心声:通五洲语文,交四海朋友,荣臻三德学品高;两袖清风眠主怀,一身正气传吾辈;树六合壮志,获七大神恩,名扬八荒声播远;九旬无私献教会,十万信友哭荫明。
(谷10:17)亲爱的朋友们,今年我们庆祝世界青年日创立第二十五周年,可敬的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期望全世界的青年信友能藉此机会相聚。
在信仰中认识了新的尊严,信友便被召,自此以后,生活度日只应合乎基督的福音(斐1:27)。藉着圣事和祈祷,他们领受基督的圣宠和基督之神的恩赐,使他们有能力度此生活。
——实现教会复兴,归根到底是广大信友的追求与愿景,必须不断分享和学习,必须同心共勉。在人类史每个新阶段中,教会始终抱着宣传福音的热望,并一直作为教会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