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的一些人对我们恭敬圣母不十分理解,甚至提出批评和反对,有的教友也产生了动摇。其实,我们恭敬圣母的理由是十分充足的,是有事实为根据的。
“我们不需要一个坐视不顾的教会”,而需要一个如同盲人巴尔提买那样的教会,扔下“心灰意冷的外衣”,将自己的盲目托付于上主,站起来,“跟随祂且与祂同行”,“倾听世界的呼声,弄脏双手去服事上主”,将“福音的喜乐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合格的基督徒首先应该是个善良的、宽容的、品行端正的人。善良的人,拥有纯洁的心灵、具备高尚的灵魂。
他们确知:他们是直接、亲密并单独地与天主沟通,他们在手中拥抱他、注视他、与他交谈,他以无可言喻的爱从心底注视着他们;他们给予耶稣最大的喜悦和光荣,远超过天朝诸圣;他们蒙召,在世上,在他们本乡,获取数不尽的祝福
感谢我们的好天主,在我们沈家门堂口有一群爱主爱人的兄弟姊妹,以自己的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主耶稣的救灵工程,并在实际的侍奉工作中彰显、传扬、见证、光荣主的名,他们无愧于基督门徒这个朴实而荣耀的称号。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每个人,即便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都憧憬着有一天行走在朝圣的路上。在那条圣洁的路上,在那条圣善的路上,在那条充满希望的路上,寄托着我们心中多少期盼,多少梦想,多少呼唤。
那个年代我们村教堂被充公,作为大队编筐创收的场所。记得我参与的第一台弥撒是在大队的打谷场,神父做弥撒用拉丁文,我不明其意,在懵懂中感受着信仰。邻村的洞儿沟很有名气,是圣母显过圣迹的地方。
(出13:21)他用自己的生命,用十字架上的牺牲,把自己化作“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1:29),成为全燔之祭。(二)蜡烛象征基督的身份和完成的救赎工程。
当时我还很年轻,真的无法接受那突如其来又无尽期的磨难——昔日活蹦乱跳,凡事不求人,对生活充满浪漫憧憬的青年,一下子被整日困在床上,连翻身都要靠别人,而且,身体的疼痛,一个又一个的并发症,时时啃噬着我将灭亡的生命
大姐夫虽然也是天主教徒,但他认为一切全部是他自己的本事,从未感恩于天主。三年前死于肝癌,尽管我们全力拯救他的灵魂,为他请神父、为他祈祷、为他助终,但他的灵魂将归何处,只有至公至义的天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