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李贞德与父亲结婚时还不是教友,父亲虽常劝她信教,但她总认为天主宽恕罪人不好,要惩罚罪人才好。后来,在天主圣神的恩启下领洗进教,成为了一名虔诚教友。
维雅内成就了亚尔斯,天主又成就了维雅内。难道天主不愿意成就我们吗?一定会的,但前提是,我们拥有维雅内神父的精神吗?
修院院长:“你要在这里度过几十年,也许你在这里过不了多久身体就会垮的,你还是回去吧!”(雷伯摇着头灰心丧气的出了门)雷伯:“唉,我的天主啊!我去了无数个隐修院,他们都不要我,嫌我年纪小,身体瘦弱。
教宗接见新晋牧的主教(VaticanMedia)教宗方济各9月12日在梵蒂冈接见去年晋牧并于本月参加研习班的主教,说:“我们的使命在于为教会和世界做个天主亲近人群的‘圣事’。”世人寻求天主的关怀。
现代社会,号称能“治愈”人的心理和生命的方法很多,然而,只有主耶稣基督和祂的门徒们,才能“圣化”人。“圣化”,就是“天主化”,使人分享天主的生命和使命,和天主一起生活(若17:17-19)。
他母亲说的话更糊涂了,她说:别看我现在贫穷,可我在天堂有产业,等我到天主那里的时候,让天主给你们,天主给你们时,你都不知道哪来的,不要都不行。说这话不到一个月母亲真走了。
天主教信奉的是老天爷,我们叫天主,你说的耶稣教是公元15世纪前后,德国的一位神父马丁路德改革宗教,从天主教分裂出去的。信的是一个神,读的都是圣经,只是在教会的礼仪方面有些不同而已。
受苦———痛苦、羞辱、失败———都只不过是耶稣的亲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有痛苦临到我们身上,但我们是否把痛苦看作是一种光荣呢?我们往往把它看作十字架。
在堂区实习的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很灰暗,总以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我做不了什么事情,但偶尔读到的一则故事却改变了我的心境,并使我很坚定地点燃自己的蜡烛。故事很简单。
在那个饱受荒灾的年代,他曾身披蒿衣,脚穿草鞋,风里来雨里去,跟着爷爷一边乞讨度日,一边进堂参与弥撒。那时流行的是手抄繁体字经本,父亲虽然大字不识,但他却经常把经本带在最贴身的衣服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