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讯2011年5月14-15日,大孙庄天主堂举办信仰与生活分享交流会,由教友孙志杰及几位教友骨干组织并担任主讲,得本堂孙文正神父及教友们的大力支持,刘忠其神父应邀发言;孙志杰讲述了他认识、接受天主的曲折过程
《天主教教理》对此有一个简短的描述,即“最后,被保护未染原罪瑕疵的无玷童贞,在结束了人间生活的过程后,身灵一同荣召升天,被上主擢升为宇宙之后,使她与她的圣子、万君之主、罪恶与死亡的征服者,更形相似。
这段跨越艺术、哲学与宗教的对话,探索了20世纪中叶艺术在现代宗教语境中的转型与革新。
我的思绪与回忆回到了那项活动,因为那是我渴望并寻求的聚会。我享受着那活动,乐衷于和那些竭力教导孩子们和成年人信仰真理的人相处,庇护十世向来被奉为“要理讲授的教宗”。但他不仅仅只是如此!
教宗首先强调,弥撒是最卓越的祈祷,它是最隆重也是最具体的,因为它是我们藉着天主圣言、耶稣圣体圣血与天主爱的相遇。然而,我们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什麽是祈祷?首先,祈祷是对话,是人与天主的关系。
在1583年到1873年期间,也就是直到文化斗争(Kulturkampf)开始以前,教宗早已派遣使节前往瑞士卢塞恩,作为与天主教各州郡沟通的正式桥梁。
论文全文见附件PDF文档:中文:为新地缘政治对话与合作:一些伦理和宗教教育的看法English:DialogueandCollaborationfortheNewGeopolitics:WithsomethoughtsforEthicsandReligiousEducation
教宗的要理讲授围绕《耶肋米亚先知书》关於以色列流亡子民返回故乡、苦尽甘来的安慰之书展开,阐明慈悲与安慰的关系。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胡安·迭戈用他的披风装着玫瑰花拿去给主教看,当他打开披风把玫瑰花撒在地上,披风上神奇地出现了圣母的形象,与特佩亚克山上显现的圣母一模一样。
张风雷教授在闭幕式上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哲学与宗教理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各位专家学者,大家好。我代表这次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所和宗教学系感谢大家的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