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深化期待圣诞的灵修生活意义。美国宗座少年儿童传教善会主任约翰•科扎蒙席致函本社介绍说,“在我们积极筹备迎接圣诞节之际,实在无法忘记我在传教区国家中见到的孩子们”。
教宗最后鼓励人人在这盟友关系中成为主角,以个人或团体的身份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团结的人文精神之梦,回应人的期待和天主的计划。
当五家庄堂区教友再次踏进这座圣堂时,看到装修过的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美丽圣殿时,教友们由衷感谢天主,对堂区的发展充满期待和动力。
感恩祭之后,把圣体移供到教堂外的(小圣堂),为教堂营造一个“空”、朴素、及宁静的氛围,期待祂再度回来。
这三天的礼仪,引导我们在纪念主的受难及死亡与复活的同时,确认现实中的我接纳一切苦乐并期待自己的复活。诚邀参加本主日复活节弥撒。主仆若瑟提示,谢谢。”
无论从现在圣召的缺乏或从人的心理、情感、人格、灵修等,都会有一种焦虑、期待,而圣召培育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课题。
神父期待已将马尔谷福音抄写完毕的教友,能继续抄写下去,愿更多的教友能积极参与到抄写圣经的活动中来。
车窗外,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而我们的内心满是期待,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即将拉开帷幕。上午10时,我们抵达梅关古道,这里,便是利玛窦神父曾经涉足之地。
除非我们常常期待复活节、期待复活带来的新天地,否则这样的心态:我全都要,而且现在就要!以及越多越好!就恣肆无忌。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恩赐和责任,把希望带到已经失去希望的地方:把希望带到生命受创的地方,带到被辜负的期待中,带到破碎的梦想里,带到让人心碎的失败之中;带到疲惫不堪、支撑不住的人身上,带到感到被击败的忧苦孤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