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舍弃了功名利禄,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德肋撒姆姆舍弃了世间的繁华,毕生服务于贫民中的贫民,因而得到了普世万民的崇敬与爱戴;耶酥基督舍弃了至尊至圣的生命,却使全人类获得救恩与新生
“每位基督徒,每个基督徒团体应感到向周围的人分享福音喜讯的那种喜悦,这喜讯就是天主是如此爱这个世界,以至于把自己的独身子赐给了他,为的是让世人借着他而得救”。
孙根地教友分享时,谈了圣母妈妈救出他的奇迹:在官地矿上班时,一次事故把他困在下面36小时,因为他带显灵圣牌,突然一道白光,照亮了前面的道路,使他得救。在汉中服务郭容来神父,探亲回来参加活动,宣讲福音。
教宗并要求教友们以祈祷陪伴新司铎,他说:“我们要祈祷,使每个堂区和信友团体都关心司铎的圣召和培育:这样的关心从家庭开始,然后在修院中继续,凡是关心人灵的得救的人,无不关心司铎圣召”。
得救的希望随后,教宗向所有参与弥撒的人士说:“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只要转向天主的圣心,今天的人,以及古往今来的人都能够盼望获得拯救,即使‘在愚人看来他们算是死了’(智三2)。
答:这是对亚巴郎后裔、尤其是默西亚耶稣基督的预示,透过基督,万民获得救恩。问4:亚巴郎当时多少岁?他带了谁一起出发?答:亚巴郎七十五岁,带了妻子撒辣依、侄儿罗特,以及他们的财产和仆婢一起前往客纳罕地。
教会是基督徒实践上帝话语与自己信仰的中心,是树立信仰、净化心灵的圣洁之地;是灵魂得救、生命更新的开始之地;是中国社会中最可宝贵的道德孵化器与新人培训所,也是练习民主与法治的舞台。
圣母不但以天主新子民母亲的名份叮嘱我们,还以慈母的情怀关心爱护盼望我们的得救。我们得救的唯一途径是按耶稣所吩咐的事去做。因此,我们做儿女的,该准备洁净的心灵,接受耶稣的恩宠。
当有人问耶稣说:“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时,耶稣却没有给予我们一个确切的答复,而是首先给予我们“由窄门而入”的邀请。这真是一份很大的爱。他给予我们自由,我们可以自己作出选择。
保禄一再强调,众人之所以能成义、能得救,不是靠个人守法或什么善功,而是靠天父对我们的爱与仁慈;换言之,信德是获救与否的关键所在,人只能靠信德才能成为天主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