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说过,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听道而行道的人)才是聪明人、才是有福的、才是耶稣的真亲属。鼓励大家为此次的收获插上翅膀,好能收获更多的收获。最后,陈神父带领大家用心同声齐念天主经结束此次避静活动。
几年来,从教堂开始每周二明供圣体我几乎没有缺席过。两个原因:抽出时间能静静地陪伴耶稣度过一小时,是生命中一段最宝贵的时光。
教宗强调信友蒙受宽恕的重要性,他不再感到罪过的折磨,而能体味天主将他释放的作为,从而不断感恩,随时准备补偿过犯,以良善及接纳的心灵去会晤弟兄姐妹。可是,若听告解的司铎遇到不能赦罪的情况该怎麽办呢?
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后,起身向老师行过感恩礼后,我发现我的脚已经痛到几乎不能移动的地步。怎么办?怎么回家?我的心里真是万分焦急!脱掉鞋子光着脚走到车站?不行,实在有失体统。
一些人便利用慈悲鸟的慈悲心,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们学着幼鸟的叫声,整天坐在一块地毡旁边,不停地叫着饿啊饿啊于是便有无数的慈悲鸟飞来投掷食物。等地毡上堆满了鱼虾和蛤蜊,他们便满意地打包回家了。
陈老师是一位特别虔诚的基督徒,全心热爱朝拜圣体,服务过国内外很多教堂,致力于推广、建立朝拜圣体事宜。他分享了圣女傅天娜的经验,分享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本笃十六世和方济各倡导朝拜圣体重要性。
塞尔维亚东正教会5月25日在讯息中写道,「东正教会的大公会议至今从未施行过这种方式。主教们在大公会议上究竟是与会者还是观察员?
教宗引用《爱的喜乐》劝谕说:「教会懂得以怜悯的心善待脆弱的人,避免虐待他人或过於严苛、缺乏耐心的判断。福音要求我们不可判断和谴责他人。」第三个圣经图像是「老人要看见预言的梦」(参阅:岳三1)。
大多数人认为德肋撒修女总是那麽严肃、深沉,其实她很爱开玩笑,她说过一些谈不上挖苦却也有些捉弄人的话。我不得不说真话,她是具有幽默感的人。她可不是假装虔诚,这样说不知是否合适?问:我想是吧!
神父强调:不论是注水礼还是浸水礼,重要的是基督徒的身份,你不再是从前的你,你是天主的儿女,要过一种圣善的生活。受洗后就印上了十字架的烙印,这是信仰的选择。天主选择了我们,我们要回应天主的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