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阅:依廿五6~8)基督的使命与天主所设定的时辰是否到来有关,正如祂在讲道一开始所宣告的:「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谷一15),基督的门徒蒙召继续传承上主的这项使命。
中国人年年过农历的大年都要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贴上福字,很多人在解释这个福字的时候都把它同快乐、幸福等词等同起来,但又总觉得不太贴切,却又找不到原由。
但是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接任他的龙华民神父,却对利玛窦的思想和传教方法持有不同态度,他在接任中华耶稣会总会长后,极力主张废除天、上帝、天主等词,认为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中本有的神祗,因而对至高者产生误解
在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教授指出,会议中宗教对话一直是一个核心词。正如教宗所说:对话并非意味着双方相互妥协,对话就是承认差异,然后在差异当中同行。
历史背景“和平”(shalom)是一个深具意义的词,不只是指没有战争,而是与天主和好的全面福祉。“万国的财富”暗示耶路撒冷不再孤立,而是成为万邦归来的中心。
当看到有些人没有时间来上要理班,有的是不能完整地听要理班的课程,还有的是只到要理班听了一次课觉得不感兴趣或没耐心听就不再来了,吴神父为了不使这些人流失,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单独找这些人给他们讲道,最后终于让他们步入了教会的大家庭
许多人背离了自己的初衷,惊慌失措,甚至站在了教会的对立面,而他不仅每日念着早晚课,忙里偷闲,做着弥撒,还不时地向狱友讲道。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天主的圣意和准许,耶稣说:我的父一直工作,我也在工作。
教宗方济各圣诞子夜隆重弥撒讲道全文: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一道皓光;那寄居于漆黑之地的人,已有光辉照射在他们身上(依九1)。有上主的一位天使,站在(牧人们)身边;上主的荣光,環照着他们(路二9)。
南京市基督教界在莫愁路教堂开展以悼念同胞、珍视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祈祷、讲道等纪念活动。
在我童年时期,接触过不少信德坚强的老教友,他们不仅虔诚祈祷,三句不离本行,见人就讲道,而且善行丰富,家庭圣召不断。就如我的舅爷(母亲的舅舅)和外婆,他们的教诲至今仍记忆犹新,振聋发聩,激励着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