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造界和所有人蒙召尊崇造物主,为充满活力的未来而努力,从而能结出希望的初果。为此,“准备”阶段从2月份起开始,众基督信仰教会领导人相聚并敦促他们的团体分辨如何聆听、共同回应受造界的呐喊。
这本祈祷手册是为陪伴基督徒团体和每个信徒迈向禧年所预备的一系列工具之一,标题取自《路加福音》第十一章,受到教宗方济各训导的启发,邀请人们勤于祈祷,将之作为个人与天主的交谈,好能反省自己的信德,以及在今日世界、在蒙召生活的不同领域所尽的本分
这位新司铎已婚,有三个子女,他也表示,他的信仰和司铎圣召受到了圣公会的滋养和抚育,但是他始终深切渴望与天主教会合一,而大公运动的路程因圣公会当局同意女性晋铎和晋升主教的决定而放慢了脚步。
马克里卡斯枢机开启圣母大殿圣门(ANSA)“所有人,没有区别,我们都蒙召迎接这份相同的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行走在这条充满喜乐的希望之路上。所有人!圣母玛利亚与所有人同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被排除在外。”
黄金寨教堂的教友给大家讲述了天主教在该村的历史和发展,尤其是该村先后为各地教会贡献了十多位主教、神父圣召。通过分享交流,教友们都深感敬佩,也深受教育。
主教一一关心大家的工作与生活,也特别感谢大家在堂区、教区重大节日的服务与奉献,希望大家能够在2025希望的朝圣者禧年中再接再厉,主教也表示愿意参加年轻人的活动,特别希望大家做好分辨,有意圣召者积极给予回应
(若一29)”教宗在讲稿中指出,所有朝圣者在踏上旅途时都感到蒙召迈出步伐。“这同样适用于司铎培育。”司铎培育的目标是“成为天主子民的牧人、按照基督圣心的标准来磨练的牧人,谦逊又仁慈”。
晚年虽体力渐衰,仍以祈祷与见证默默奉献,直至蒙主恩召。恳请神长、修士修女、主内兄弟姐妹为王德望神父的灵魂安息祈祷,求主赐予永恒的赏报。
人们习惯叫它南六冢孤儿院。 2007年以来,南六冢孤儿院有近30名残疾婴儿和儿童。他们因着残疾,被父母丢弃在教堂门外,由天主教的神父或教友送来。
他们叫我们看到如何正确地回应也向我们宣报的那个讯息。那么这些天主降生为人的最先见证们究竟向我们说了什么?福音首先说这些牧人都是守夜的人,那个讯息之所以传达到他们那里,就因为他们醒悟守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