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堂的喜乐2005年10月1日,我们巴彦县红光乡西双井屯在刘建国神父、鲍广金神父积极带领下,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座245平方米的天主圣殿。教友们激动万分,高兴地唱着响亮的圣歌,感谢赞美天主。
2009年的夏天举办的网友聚会,虽然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但是因着主的爱,我们一起朝圣、参与弥撒……在主内,我得到了重生,圣神既然召叫我效法主的生活,又赐予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内心充满平安、喜乐
有了这种精神,会使自己时常喜乐,不断祈祷,处处感谢,时时赞美,无论顺境逆境,无论成功失败,都能坦然面对,承行主旨。(连载之一)
经过与弟兄在友爱中研习和分享的真理,是最大的喜乐。圣道明于1221年逝世,13年后被册封为圣人。
她常对耶稣说:上主,请祢以爱的大能让我歌颂祢的恩宠,将我的哀诉转化为永恒的喜乐:这是一首生命必能战胜死亡的赞歌,也是许多忧伤人灵的希望讯息。
教宗强调,如同《福音的喜乐》劝谕所提到的:“我们无时无刻须意识到,首要的话语、主动的措施、真正的行动,都来自天主,面对天主的主动性,我们只有融入其中,只有恳求此恩,我们才能——在祂内、偕同祂——成为福传者
我们也因为有他们做我们的主保而充满自豪、充满感恩、充满喜乐、充满将来在天堂上与他们团聚的期盼。”
教宗表示他在莫桑比克访问的高潮是在大体育场在雨中举行的弥撒礼仪,他回忆说:“我们都非常快乐,唱歌和跳舞...充满喜乐之情。
这次会议的主题为“教会与整体生态的新旅程”,且以教宗方济各的训导文件《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愿祢受赞颂》通谕和《主教共融》宗座宪令为指南,推动真正的牧灵、生态皈依和众议精神。
当天弥撒中的福音谈到“无用的仆人”,意指“服事而不求益处”,不为自己的赚取而忙碌,要像基督那样,在服事中获得喜乐。圣保禄的另一项劝勉乃是为福音而受苦。教宗强调,“宣讲福音是教会生活的重大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