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尽人力而听天命”,如果一味地祈福免祸,自己不去努力,那将一事无成。真信仰不在追求“奇迹”。奇迹并非信仰的核心,《圣经》中的奇迹有特殊的含义,它象征一个“善必胜恶”的时代来临。
今年过春节时,同室科员王彩霞,因是婚后第一次过年,按风俗习惯要认亲。与爱萍商量调班,她死活不同意。后来彩霞与我商量,我同意了。与人方便,与自己方便嘛,谁没个难处。
司铎在祈祷时要不断发现主的新面貌和他使命中最真实的内容。只有与主建立亲密关系并被主紧紧抓住的人,才能将主带给别人,才能受到派遣。这‘与他在一起’的状况应该常常陪伴神父们履行司铎职务。
汤汉主教勉励新教友时表示,“你们从不认识天主直至认识祂,应感谢主的恩赐,要答谢天主这份礼物,便要将信仰向外分享,透过彼此相爱作生活见证”。
他们不慕名利,不求地位,而是甘愿牺牲自己,一心一意往“低处走”,这就是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精神: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众人的赎价。
也就是说,我们要越来越意识到,我们与基督结合在一起,犹如枝条与葡萄树那样紧密相连。”圣人向我们展示,成圣也是对基督的所有门徒的一种召叫。
在加尔瓦略山,不少人嘲笑苦架上的耶稣,要祂救救自己(参阅:路廿三35-39)。教宗邀请信友们反省,「我们经常也会陷入冷漠,脱口说出『救救你自己』,忘记替许多无辜受苦者分担痛苦的意义」。
我们的约300个孩子每天要消耗大约120公斤大米,其中包括一些蔬菜,尤其是小扁豆。但孩子们除了每周四可以吃一个热鸡蛋,偶尔可以吃到鱼(当捐赠者为我们提供更多食物)之外,孩子们只有在主日才能补充蛋白质。
教宗接著解释要如何分辨天主的声音与诱惑的声音。教宗说:「天主的声音从不强迫人:天主提出建议,而不强加于人。
教宗说:“我们行走的目标摆在我们眼前:我们不是要赢得这世上会消失的事物,而是要赚得永恒的天乡。正如梵二大公会议所教导的那样,圣母给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明白指出确切的希望与安慰(《教会宪章》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