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罗马蒙召接纳所有的人,让每个人都能认出自己是天主的子女,彼此皆为兄弟姊妹。”罗马成为款待的工地教宗提到《众位弟兄》通谕,指出为这个圣年所选择的格言的诠释途径之一,正是在普世友爱中能找到。
他向有志成为司铎的人以及“拥有圣召使命的年轻女性”提供经济支持,若她们面临“危险”,他更会不遗余力地为她们寻找“接纳她们的家庭”。
在这进程中,教会聆听圣神的声音,蒙召“看清自身的经验,并认出为活出共融、实现参与和促进耶稣基督赋予她的使命所要迈出的步伐”。教宗表示,地方教会需继续同道偕行的进程,将《最后文件》视作自己的珍宝。
盟约,是为在爱的召叫之途中减少痛苦而设立。所以,当“美好的仗已经打完了,应行的路已经行尽了,当守的道已经守住了”,盟约完成,从此以后,会有“公义的冠冕为你留存”。
教宗写道:“我们必须意识到,今天我们要怀着莫大的责任感去做出我们面前的战略决策,因为我们蒙召确保天主所托付的使命的未来。”
他说:“然而,接受这一召叫的勇气来自于我们对天主之爱的完全依赖和对祂计划的信任,而祂的计划可能仍在为我们展开。”他指出:“我们的目标是体现同情心、理解和奉献精神,以满怀谦逊和恩宠的态度为团体服务。”
召叫圣体圣事的使者塔格莱枢机说,选择跟随耶稣的人也必须乐于接受祂的派遣。“我们不应把耶稣留给我们自己。那不是使徒的精神,而是‘自私’”。基督徒应与疲惫的人、迷失的人及需要怜悯的人分享“耶稣的慈爱”。
—————延伸阅读—————讣告:深爱中国的奥地利耶稣会士米理朋神父P.RobertMiribungSJ蒙召谨以这组照片纪念这位忠诚的修会会士,并继续以祈祷纪念这位深爱中国的国际友人。
需要询问的是:“在教会的决策过程中,哪种态度符合我们关于圣召、神恩与职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性与互补的表述?我们又如何表述每个受洗者的尊严呢?”
答:在下一章(创世纪第12章)中,天主将召叫亚巴郎正式进入救恩历史的主轴。✝️灵修反思:语言的混乱源自骄傲,语言的统一来自圣神(见《宗徒大事录》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