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调查工作历经一年,其结果刊登在“前途报”每周一期的文章上。在教宗本笃十六世开启的司铎年的庆祝中,这项调查结果更加有现实意义。我们要问,为何一位无信仰者知识分子对司铎的形象这么有兴趣呢?
(文章来源:跟随者Followers)
为纪念这不平凡的日子,《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eRomano)特别刊登一篇该报编辑多梅尼坎东尼奥(PieroDiDomenicantonio)的回忆文章,使他亲身经历过的惊心动魄时刻再次呈现到世人面前
如果不是亲自见面,很难想象能写出这么多优秀文章或大部头作品的姊妹有的才二、三十岁,有的信教还没几年。她们才华横溢,名副其实。真是英雄出少年!我由衷地感谢天主拣选使用了她们,也使她们结出了圣神的果实。
最近“信德”社给我寄来了一本2006年的“信德”合订本作为稿酬,天天在看,总不愿释手,有的文章我要读2-3遍,因为读了以后还是觉得她是沉甸甸的。
有时我读了一些类似的见证文章,我会很沮丧,心里很难过,如果单凭一个人或一组人的祈祷力量,能治百病,教会还需要去办医院吗? 请不要误会我,我没有排斥祈祷,我不是说祈祷是错误的。
这些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直受到国内穆斯林的关心,因此有关记述他们活动的文章,成为当时伊斯兰报刊的热门话题。
最后,引用《纽约时报》的文章作结: 几千年来,由不同人群组成的世界一直冲突不断,一个重要原因是少了宽容、理解和相互尊重。
而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永远流传,并能教育成千上万的人。美国有句谚语:语言可以随风飘散,唯有文字可以永远流传。中国古人也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文字功效的强大。
很感恩刘绪俭神父的书《笛声》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增长信德的良方》,一共7条标准,成为勘验我能否获得耶稣圣爱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