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为此致函勉励上百名与会者推广「礼仪培训」,以协助天主子民热爱礼仪,视之为「与上主和与弟兄姊妹相遇的经验」,从而促成皈依,使他们有能力像基督那样爱他人和服务人群。
这是“以色列的天主的一个特征”,所有愿意成为祂子民的人都应将之视为一项道德义务。
与上主一起为祂的全体子民同悲共泣,这对我们没有坏处。」当天的福音也讲述了耶稣的哭泣:耶稣的朋友拉匝禄过世后,耶稣与亡者亲友一同哭泣,然后使拉匝禄复活(参阅:若十一1-45)。
“教宗和主教们所服事的不是一种外表的合一,一种‘清一色’的合一,而是共融奥迹的合一,那就是在基督和圣神内的教会、作为活的奥体、在历史中行走而又超越历史的子民的教会。
一个必不可少的分辨准则是团体能否融入天主圣洁子民的生活,以增进众人的益处。「奉献生活诞生于教会内,只有在教会内、在与天主忠信子民的活泼共融中才能成长并结出福音的果实」。
送她参加夏令营活动,自己好赶去教堂望平日弥撒,因为起得有些迟,所以来不及将今天的读经先看一遍,打算坐在第一排用心聆听,读经一是出谷纪第一章8-14节“有位不认识若瑟的新王兴起,统治了埃及……严厉地强迫以色列子民做苦工
1、弥撒圣祭的神圣性在弥撒总论中,我们读到举行弥撒,是基督及按圣统制组织起来的天主子民的行动。对普世教会、地方教会和每位信友而言,弥撒实是整个基督徒生活的中心。
答:因为唯有天主亲自同行,才能证明以色列民是被拣选的子民,得天主宠爱;这也是梅瑟对天主慈悲的信赖。问10:天主如何回应梅瑟的请求?答:天主应允梅瑟的请求,说:“我必亲自去,使你获得安所。”
问2:为何要详尽记载以色列子民四十年来的旅程?答:这段记载有三层意义:历史性:显示天主如何一步一步带领祂的百姓,从奴役中走向应许之地。
族长时代的迁徙是个人与家族的信仰实践,而出埃及则是一个民族的灵性诞生,是天主对祂子民的救赎计划在历史中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