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则贝耳便以阿哈布的名义写了一封信,盖上君王的印章,送给纳波特同住一城的长老和官绅。
根据圣经记载,达味王生于白冷城,并在那里接受撒慕尔先知傅油,成为君王(撒上16:4-13)。 藉着耶稣基督的诞生,这个犹大群邑中最小的一座城赢得全世界的关注,络绎不绝的朝圣者使其扩充范围。
不过,后来成为君王的达味也犯了错。但他犯错后,卑躬屈膝、重拾原本的渺小,承认他是个罪人。达味请求宽恕,忏悔补赎。教宗省思说:「达味以忏悔、祈祷和泪水,守护着自己的渺小。
贫穷触及人心深处:如同基督那样,为履行父的旨意从君王的宝座上走下,前来与需要救恩的弟兄们相遇,基督徒也要进入贫穷与恩典的互动中,因为他是天主的儿子,所以是富有的。
效主登山走苦路,参祭献心诵君王。永生路上不停步,克己修得奔天堂。
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时候,群众兴高采烈地迎接祂,大声颂扬天主说: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君王,应受赞颂!(路十九38)。教宗説道:正如进入耶路撒冷那样,耶稣也渴望进入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生活。
人虽然可以用大脑中的知识在理论上承认天主,但如果没有将天主接纳为自己的救主和君王,那么就不能说是为天主而生活的人。
祂不是一个强大、光荣的君王,而是一个谦卑、柔弱的仆人;祂不是一个大财主,幸福的标记,而是一个穷人,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祂不是一个子孙满堂的族长,而是一个没有家室和居所的单身汉。
诱惑在於以世俗的才智回应这些伤害,世俗才智如同第一篇读经中的君王的才智那样有严重的缺陷。我们误以为愤怒和报复能带来治癒,然而报复之路并非耶稣之路。」「耶稣之路截然不同。
为已是教友的天主子民福音再传,提出和诠释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以面向世界的角度和格局,以酵母的作用和力量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帮助学员们真正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义不容辞的福传使命,只有积极装备自己,才能生活出先知、司祭、君王的三项崇高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