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保障经济权利和收益却不充分履行相关义务,这样既不能保障可持续性,也不能保护我们的海洋和海洋资源,因此经济收益也不能持久。”奥萨总主教指出,应在从海洋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与保护与维持海洋之间取得平衡。
谁能阻挡生命的洪流?谁能抑制生命力的旺盛坚韧;这些阴毒卑鄙的手段,怎足以与慷慨大方,施恩众生的造物主对抗?“杀生者”又怎能与“接生者”斗智?
天主是生命的主宰,他知道什么为人最有用,什么为人最好。人往往没有远见,如同那小孩子,把有限的东西看作珍宝。而忽略了造物主—天主。殊不知,天主通过世间的美好,让人追求永生。
但富裕也能驱使或催促人们寻求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因此,我们新加坡人固然相当富裕,这是事实,大部分的人生活游刃有余,但人们依然寻求意义和目的,特别是年轻世代。
在《人类生命》通谕颁布5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保禄六世教宗关于这份文件的讲话。
文告指出,“面对奴役我们人类的各种形式的罪恶,包括战争和不正义、隔离与压迫、破坏与过度消费,庆祝耶稣的圣诞不断提醒我们:天主赏赐我们救赎,祂将一切灾难与罪恶转化为完整和纯全的生命。”
圣座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常任观察员托马西总主教向梵蒂冈电台表示,基督徒的这个悲惨处境有待国际社会的具体回应,透过对话途径来保护众多无辜受害者;若非万不得已,绝不能动用武力。
在教会首位殉道者庆日的《三钟经》祈祷,教宗方济各邀请我们「以信德从上主的手中迎接生命」。宽恕,是「家庭、学校和工作,在堂区和不同团体中的人际关系的前进方向」。
就这危急的局势,梵蒂冈电台采访了圣座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常任观察员托马西总主教,他说:答:显然的,保护伊拉克北部基督徒确实迫在眉睫。应提供人道援助,例如水和食物,因为儿童和老人正由于缺乏食物而死去。
会上发言者检视了两个关键方面:目前的危机状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联合国和平使者、动物学家古道尔(JaneGoodall)女士应邀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