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主的恩典》、《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感谢母恩》、《我们都是一家人》……一首首赞扬上主、颂扬爱的旋律,从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心里唱出,虽然大家语音有别,普通话蹩脚,但大家都有一颗火热的心,藉着天主的爱彼此温暖
我无法回报天主给我的赐恩,我就用圣母赞主曲中的一句经文赞美天主。“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子是圣的。”
展览以“主恩常在,迎向未来”为题,于四月三日至十五日在坚道教区中心展出。 七十二岁的座堂信徒梁慧中在筹备展览时表示,展览让她重温昔日的堂区生活。她说,“昔日女孩子要戴头纱才可参与弥撒……”。
(咏72:7)祝大家圣诞快乐,新一年充满天恩与和平。+李斌生主教天主教澳门教区来源:号角报
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初学院院长董小红修女介绍了自己撰写的有关回忆北京教区已故孙尚恩神父一生的书籍——《乐天悟道博爱一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心得体会。来源:北京天主教
面对这个令人惊奇不已,甚至为很多人感到奇怪、匪夷所思的审判标准,奥地利维也纳教区的薛恩博枢机曾敏锐地指出:“在天主眼中,不做善事比做坏事还严重。我也许可以因为自己从未杀过人,而聊以自慰。
相反,我们应以感恩和朴实的态度来接纳每一句话,成为天主恩待我们弟兄姊妹的回音。
答:他们强调弥撒首先是基督本人的作为,不论信友参与多少,弥撒本身都有救恩的效果。问:为什么当时不允许普遍使用本地语言?
2001年1月10日,我们敬爱的段荫明主教蒙主恩召。如今,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整整10年了。凡是认识他、知道他的人,特别是万州教区的广大神长教友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他!
也不是一下子就澄清了,也是花了两年时间,才彻底弄清,外国神父不是自杀而是被暗杀的;救高桂滋的不是胡神父本人,而是他的中国助手郑忠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