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说,世俗权力的诱惑是所有基督徒、我们每位教会成员每天面对的诱惑。这种诱惑让我们陷入宗教安逸,变得世俗,而安逸之心随着自己的不断长大,最终将成为耶稣所谓的虚伪态度。
吕丽萍转载牧师的微博也好,进行抨击也罢,总之是在表达着一个基督徒的信仰观点,也在践行着一个名人的榜样。何况她也没有在微博中具体地攻击到某个人,其言论恰当而准确。
随后的几天里,我真是心急如焚、坐卧不安,倘若置之不理、视而不见,既对不起自己的良知,亦不是一个合格的基督徒。
一次,在乘坐飞机用餐的时候,我用心地画十字圣号并做祈祷时,邻座的一位先生问我:请问,您是基督徒吗?我点头,他慢慢地说:我也曾是一个基督徒!
教宗方济各1月3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称:无法理解一个基督徒可以不要教会。当天的弥撒读经叙述达味王的祈祷,教宗称达味王有归属天主子民的强烈意识,而我们是否也有归属教会的意识呢?
那么,这个结论为我们基督徒又有什么启示呢?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许多基督徒既不具有在法律方面的审判权,也不具有劳动待遇方面的分配权,更没有对物质财富的支配权,不会犯不公正的错误。
你的脸儿圆又圆哪,好像那苹果到秋天……在我们目前的中国,对于每一个基督徒来说,都需要掀起你的盖头,亮出你基督徒的真实面目来,以便效法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用我们的善言、善行、善表,给世人做出好的榜样,真正起到地上盐
为此,“传教的首要和不可取代的方式”是步武基督“卓越的见证者”,作“基督徒生活的见证”。
舍夫丘克总主教指出:「这是因为在现代大公合一的神学措辞上,总是使用『教会团体』这个词来指称那些没有与伯多禄继承人完全共融的基督徒团体。然而,我们乌克兰天主教希腊礼却是天主教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过境迁後,他们的殉道证明了基督徒温良的高尚和罪恶的脆弱,只有怜悯能使社会更具人性。因此,我们不是要记载仇恨的事实,而是为了记得这些基督徒的信德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