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在世界不同地区和非洲大部分地区,人的健康,尤其是基本健康被否定!这导致健康不是人人享有的权利,而是少数人的特权,那些看得起病的人的特权。
然而,耶稣向我们保证:天主绝不同於不正直的判官,祂随时准备满足子女的祈求,即使祂行事并不会按照我们所希望的时间和方式。祈祷不是一支魔术棒!它绝非一支魔术棒!
每次领圣体后也不觉与未领者有什么不同,而且每次弥撒后,总是觉得自己工作忙、家庭忙,从来没有单独的陪伴圣体,也不知陪伴圣体有什么好处,更不知该怎样陪伴圣体。
教宗解释说,庇护十世公平地对待有差异的人,因为他知道小孩子拥有不同的明悟方式。当我们中间出现差异时,我们要用另一种方式理解。在学校中、在社区内,人人都有他的价值。
两万多名来自亚美尼亚不同地区和邻国格鲁吉亚的信友参加了弥撒,亚美尼亚宗徒教会领袖卡雷金二世宗主教也亲临会场并向在场的天主教徒致词。
不同修会的一些默观修女帮忙把这些答卷作成撮要。因此,各修会的声音都得到了聆听。当问及宗座宪章中论及女性隐修院的自主,卡尔巴罗总主教答道,这个问题应依照教会法典和有关文件的规定。
然而,世人则不同;世人总是企望拥有越来越大的事物。追求权力、高位和荣耀是人性的悲剧,这个极大的诱惑使人无孔不入。
然而,《福音》比喻中的仆人则不同。他自己欠主人的债虽被一笔勾销,却对同伴不依不饶。教宗表示,如何对待亏欠我们的人正是问题的关键。他进而谈到比喻中的恶仆说:在这个比喻中,我们看到了人际关系的全部悲剧。
而个人主义令人相互疏远,特别是只看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削弱了和睦相处的愿望以及能力,不再相信每个人在他人的伴随下自由、幸福地用彼此不同的财富共同生活在一起。
但历史上对死亡的避讳对现代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在现代社会中以不同形式和内容反映出来。人对死亡问题回避,就自然影响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