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是确实的,值得完全接纳:就是基督耶稣到世界上来,是为拯救罪人;而我就是其中的魁首。(弟前一12-16)教宗特别强调这段福音中所使用的动词和语态。我蒙受了怜悯(13节)。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元月8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宗徒大事录》为主题,省思了保禄被解往罗马途中遭遇船难的事件。
当地社会不同信仰的人并不庆祝这个对基督徒极为重要的节日。圣诞节使我们留意它的真正、原始意义,即救主来到我们中间。
这篇文告的主题是“圣召为教会共融服务”。教宗在文告中引用旧约圣经《撒慕尔纪上》所记载的天主召叫人的典型例子。天主多次召唤年幼的撒慕尔,后来撒慕尔在厄里的帮助下,才知道天主对他的召唤。
这样的人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穷人,他们的心灵一定非常贫穷。
在三年的观察下,他发现精神正常的人有这样的异语,他有这样的奇恩之后仍是正常的;有一些精神错乱的人如果发生异语的现象,最后终究会被人看出来精神不正常。
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应该负车祸的责任;制造凶杀战乱的人,也应该对战争负责。人们破坏了自然的法则跟秩序,带来灾祸痛苦,这责任当然由人自己来负了。
你们看看你们是怎样蒙召的:按肉眼来看,你们中有智慧的人并不多,有权势的人也不多,显贵的人也不多。(格前1:26)主耶稣的十二门徒都是些怎样的人?难道都是才子吗?岂不是诸如渔夫一类的穷人?
,使我们伤心、绝望而不能宽恕的人。
这现状也出现在今天的福音中,当时的人,尤其是人民领袖,像瞎了眼睛一样,对天主视而不见。 教宗说:这些人,这一小组人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变硬,以致无法聆听上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