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我们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旅馆。学姐这次请了一位神父和修女,见到了我们学校的另外五六位教友。我们的第一次聚会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一起分享自己的信仰生活,一起读圣经、唱歌、参与弥撒。
由此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历史大幕;《瓷语流光》讲述了利玛窦神父在一次拜访江西巡抚陆万垓时,不慎将陆巡抚拿给他观看的一件稀世瓷鼎划破一小块,半年后,他再次拜访陆巡抚时,陆巡抚又拿出那件收藏的瓷鼎,曾经破损的地方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后,向全局干部、宗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进行传达,组织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对地方宗教工作部门学习贯彻提出要求。
纵使你们觉察到,你们如同耶肋米亚先知那样,在你们少不更事的年纪,天主便鼓励你们前往祂派遣你们去的地方(参:耶一5-8)。」青年改变事物的意愿和他们的慷慨付出有助於「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我们应把耶稣置於祂应在的地方:将祂置於子民当中。在目前的多元文化转折时期,奉献生活者必须进入这重大转变的中心,成为民众的酵母,依照各自的特恩着手耕耘,帮助那些经常被撒在莠子中的种子长出麦子。
那么要到你想去的地方,有什么捷径?那就是行善积德,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一能带走的是善行和恶行。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前未报的必报在死后!大家想不想得到福报善报呢?
天主召叫亚巴郎离开故乡到另一个地方去继承产业,他立即信赖、服从了天主。亚巴郎是一位有信德和望德的人。他相信天主对他的承诺,在百岁时会有一个儿子,虽然他的妻子不能生育。他在绝望中仍坚持希望相信了。
在这个众人都以为只有忧伤、失败和黑暗的地方,确实存在幸福、喜乐和生命。教宗最後表明,做基督徒不必从死亡开始,却要以天主对我们的爱为起点,这爱击败了我们的死敌。
它不仅建立在刻在西乃山石板上的天主十诫,更深深烙印在每个时代、每个地方的每个人心中。天主十诫可以概括为爱天主和爱近人的法律。
当天的圣言参与读经分享的共有10人,分享者就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