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三年的要理班、30-40名青年的夏令营,帮助他们深化信仰、加深对教会和信仰的认识,还有礼仪、神学培育。教会和摩洛哥人民一起历经了多年的殖民地生活。
五年前他因脑出血中风,导致左边身不能活动,他说患病时有幸接触天主教,他在慕道和参与礼仪中感到平安与喜乐。他亦感激教友的支持,让他克服困难。
演唱会在教堂内举行,但这里的大门则向所有人敞开,不论宗教信仰:对于当地而言,圣地管风琴音乐节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这使当地民众有机会在正常的礼仪环境之外,以完全免费的形式听到管风琴的美妙旋律。
雕像人物是妊娠的原住民妇女,曾用于教宗方济各本月4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的礼仪。鲁菲尼部长就此事件回答记者提问,表示:“我们已多次重申,这些雕像象征著生命、多产和大地母亲。
当天礼仪的福音记载,右盗恳求被钉十字架的耶稣说:「当祢来为王时,请祢纪念我!」因此,耶稣向右盗保证:「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
教宗说,本主日的礼仪邀请我们成为喜乐的人,但是要意识到生命中也会有疑惑的时刻。“喜乐和疑惑的经验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教宗在礼仪讲道中阐明三大要点:一、弱小者能为众人的益处带来宝贵讯息;二、天主的首要心愿是拯救众人;三、本届祈祷周的主题「款待」。
当天礼仪选读的福音,讲述荡子回头的比喻(参阅:路十五1-3、11-32)。教宗指出,这个耳熟能详的比喻有一个「独特的背景」,也就是:众税吏及罪人们都来接近耶稣,为听祂讲道。
耶稣善牧的形象是本主日礼仪的核心。《若望福音》描述了耶稣善牧细心关切祂的羊群,认得每一头羊的名字。羊群听从善牧的声音,懂得区分善牧与盗贼。
在礼仪开始之际,教宗提起司铎和医生,说:「上主复活后三周,教会今天于复活期第四个主日庆祝善牧主日、耶稣善牧。这令我想起许多牧者在世界各地为信友献出生命,在这次全球疫情中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