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人以自己命运可靠和自足的主宰自居,自认为是无可置疑的成就的创造者。人看来似乎如此,其实不然。在这富饶和无度消费的时代,仍有人死于饥渴、疾病和贫穷。
他们逃离贫穷和冲突来敲我们的门和心门,恳求援助。让我们祈求上主,使世界上所有父母亲和教育者以及整个社会成为接纳和爱的工具,如同耶稣那样去接纳和拥抱最弱小者。
11月22-23日,以“当代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为主题的第六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
自私自利使得受造界──原本是一个促进相遇和分享的地方──变成了竞争和冲突的擂台。如此,环境本身濒临危机。天主眼中的美好被人手所剥削。
即使今天,在许多地方,福音本地化和文化福音化需要恒心和耐心,不怕冲突,不灰心。我想到的是一个基督徒被迫害的国家,因为他们是基督徒,他们不能轻易平和地实践他们的信仰。
二十一世纪的人以自己命运可靠和自足的主宰自居,自认为是无可置疑的成就的创造者。人看来似乎如此,其实不然。在这富饶和无度消费的时代,仍有人死于饥渴、疾病和贫穷。
子女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也学习以爱还爱。家庭生活中每个人因彼此的关爱而得到满足,因爱而获得肯定,因爱而树立各人的形象。家庭有爱就是展现天主的光荣,因为天主是爱。
为了对此作出一些贡献,我决定以本届世界移民及难民日的文告,探讨一个人在决定离开自己祖国时,理应拥有的自由。
华苏拉的讯息以合一为中心——人与天主、我们的创造者之间的合一与和谐、家人的合一、世界的合一、教会的合一、教会之间的合一,以及最终众人与宗教之间的合一。
我们是信徒,因为天主的爱本身“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罗五5),这圣神现在真的是我们“嗣业的保证”(弗一14),持续不断地激励我们去以耶稣完美及丰富的人性追寻永恒的美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