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学者之声
2017-04-13

利玛窦借科技将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中国,让人对之尊敬和垂青,对中国的知识体系和学术思想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国人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用“爱”谱写生命赞歌
2017-08-24

在浓厚的信仰熏陶下,李贵林自12岁在沈阳堂区的拉丁馆接受了8年教会知识的系统培育。透过学习,李贵林对基督和教会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当年,李贵林的父母经常把孩子们领到主教、神父们跟前,聆听教诲。

欧洲六国朝圣之旅
2016-07-04

下午我们去露德教堂里跪拜圣体,然后有一位中国的修女接待我们去里面的一个教堂,刘神父带我们在这里做了第一台弥撒。

张炜:宗教文学令我向往
2015-04-24

长期以来拆毁信仰  实际上可能很多的中国人,不光是知识人,痛感这个国家有很大的缺失:国民缺乏宗教信仰。长期以来不是建立信仰,而是拆毁信仰。

【书评】读陆徵祥的《回忆与随想》
2016-11-17

就如陆徵祥在这本《回忆与随想》中流淌出来的:一个人,无论他的宗教知识有多贫乏,如果在他生命中有某一刻能走出这一盲区,突破因宗教知识的匮乏所导致的局限性,走进这绝非虚幻的、广袤无限的境界,他将会透过一种无可比拟的深邃

教宗本笃十六世值司铎年闭幕之际致修生们的信
2010-10-20

知识与学习修道院的陶成时期也是一个学习的时期。基督信仰有理性和悟性两个本质层面。没有此两种特性,基督信仰便不存在。圣保禄曾谈论到训导的类型,即我们因着洗礼而得到并参与其中。

台湾:各媒体有关单国玺枢机逝世报道
2012-09-03

最后的这一日,他早安排停当:6年前诊断罹癌后,他立好遗嘱,录好告别讲道词;选妥主教祭衣、红帽及一双布鞋。他把寿衣放入随身行囊,随即展开「生命告别之旅」。

一位神父的重生
2020-07-22

那时父母常带着年幼的任长奇去一教友家参与外公的弥撒,而且母亲让他在外公那里办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告解,至今任神父记忆犹新,自此,幼小的任长奇有了“神父”的概念。

坎塔拉梅萨神父四旬期第一次讲道:守斋即返回内心
2014-03-15

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神父3月14日星期五,在梵蒂冈宗座大楼救主之母堂开始为圣座部会人员进行四旬期讲道。第一次讲道,他谈了逾越节前40天的意义。

我的灵魂获得新生
2014-07-18

一件随时让我剧烈头痛的往事像回放电影一样,清晰涌到眼前:我常常经不住魔鬼以虚假人生完美公平的迷惑,容不得妻儿的缺点,动辄给予厉声严斥。长期如此,造成儿子由爱我渐渐逆反我,再升级为怨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