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们几位教友谈论起守斋来,有位弟兄说:我以前守斋就是一天不吃饭,为了守斋,饿了喝点水,再不就吃点水果,灵性生命依然没有长进;最近几年我改变了守斋形式,如我喜欢吸烟,太太让我纪念耶稣,受难日全天不吸烟
围观的人都屏息以待,一分钟过后,粗人还活着,他更加得意不屑地说:各位看,根本没有天主,否则我早就被打死了。粗人要走时,被一个老人叫住,问说:如果你孩子叫你打死他,你会答应吗?
他们有撒谎的心,无法说真话。教宗说:虚伪正是堕落的言语。耶稣向祂的门徒们说话时,这样说:‘你们的话该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
教宗说,执政者应该爱他的人民,因为不爱民的执政者,不能管理人民,最多只能使人民遵守纪律,维持秩序,但这不是管理。 教宗说:不爱民、不谦逊,就不能管理人民!
不仅在掌声中感到高兴,还要在被匿名时也感到开心。要快乐,就不要顺波逐流,而要自主地游走内心。要快乐就要停止自觉是受害者,却要成为你自己命运的作者。像人穿越了沙漠,在我们灵魂的深处,找到了一片绿洲。
可是,总有教友说:我怕去不了。是路太远吗?十几里路,能算得上远么?如果儿女在千里之外,想看望的时候,不是也能去得了?如果想去百里外的市里,不也说去就去了吗?是瞻礼太频繁么?一年大瞻礼有几个?
经常参加教会礼拜的已婚夫妇,比那些偶然或根本不出席教会的已婚夫妇更幸福,也更容易获得婚姻上的成功,根据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他说,你们曾听古人说过怎么样,我却对你们说应该怎么样,耶稣超越法律的最低限度,他要我们比法律高一层,他不要我们仅以法律生活,他要我们做得更好。然后他说,你们应是成全的,如同天父是成全的一样。
《参考消息》上曾刊载过一篇署名迪亚娜、标题为“别人与自己”的文章,其中就列举了一些人评判自己和他人言行的双重标准:别人坚持自己的行为方式或喜好时,他说那是固执,但自己那么做时,反说那是意志坚定;别人做事缓慢
教宗解释这段福音事迹说:在这段记述中,我们看到两种严重的精神上的疾病。这两种疾病值得我们认真反思。首先是对病痛的无奈,感到痛苦,并且满腹牢骚。 教宗说:我想到许多基督徒,许多天主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