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刘先生发表感言说:如今我父亲在这里度过了12个春秋,之所以能住这么长时间,是因为这里修女和职工们的服务是贴心的、热心的,使我们放心的。
在龙屯堂区活跃着一支传道员队伍,他们像当年的宗徒那样“跟随了他(耶稣)”,不管春秋冬夏,到处宣讲福音。
我对天主的认识郭美云我的家庭已组建了有十三个春秋,我的祖祖辈辈都是教友,丈夫也算得上是一个热心的教友,两个孩子可爱又听话。
目前“仁爱之家”的全家福信心,鼓舞着她张凤娥的“仁爱之家”救助站已经走过了8个春秋,眼下站上仍收养着4个人: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个20多岁的智障青年,一个患癫痫病的女孩儿,一位患脑瘤的50岁女教友。
2006年6月20日,王云发老师因腿部动脉血栓手术并发症,走完了他人世间的87个春秋,回归了天上的父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失去老师的哀伤日子之后,我终于拿起笔来,来追忆我崇敬的老师。
这的确让人退省深思,故每次朝圣,神父常领我来此,并引“我们的寿数不外七十春秋,若是健壮也不过八十寒暑,但多半还是充满劳苦与空虚,转眼即逝,我们也如飞而去”(圣咏90:10)。
当我说明拍摄教堂的用意后,立刻受了关王庙里的接待人员的欢迎,他们不但免了我的门票,还破例领我登上关王庙最高处的“春秋阁”的顶层。对面的教堂全景磅礴大气,美不胜收。
那天,读圣咏的时候,当我念道:“人的寿命不外七十春秋,即使健壮,也不过八十寒暑,人生时光大半是劳苦和虚空,转瞬即逝,我们也飘落无踪。”
分别是:沈祖康、谈瑞荣、胡兰珍、钱文勤、陶怀清。他们在获得结业证书的同时又特别获赠了一个圣家三口态像,以示鼓励。然后,以饱含浓浓情谊和恳切求恩的圣母颂在感恩、求恩和喜乐中落下了帷幕。
晚上7点多到了康二城,丈夫把我接回家,我把丢相机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我已做好心理准备,任凭他责备。这时他不但没有责备我,反而安慰我说,丢相机是小事,人平安回来了就好了,感谢天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