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耶稣每次派遣门徒出外传教时,除了托给宣讲福音的使命外,也都同时交给治愈病人的使命。良善的撒玛黎亚人接纳并治愈躺在路边的受伤者,他不作声地成了天主的爱的见证。
耶稣也鼓励他的门徒们“不要害怕那些能杀害肉身,却不能杀害灵魂的人们”(玛10:28)。在基督信仰中,灵魂不朽的观念是对通向复活的伟大希望的谨慎而间接的途径。
然而,如果我们从后往前读主耶稣的教导,就会发现:“不是我们的各种艰难的经历使人有福”,而是因为“我们是主耶稣的门徒使我们有福”,是因为我们为了主耶稣而遭遇人生各种低谷与痛苦,艰难与迫害。
许多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的是什么,然而,主耶稣基督却启迪并召叫我们开始新的人生目的:成为祂的门徒,传扬天国的福音,在圣神内自由地生活,选择爱人(迦5:1,13-18)。
无酵节的第一天,即宰杀逾越节羔羊的那一天,门徒对耶稣说:你愿意我们往哪里去,给你预备吃逾越节晚餐?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
妻子蔡雪英更是热心,每天晚上全家念完经后,她自己还要独自祈祷,她是唱经班的一员,每周五来教堂学习唱歌。
在湖北宜昌方济各堂的圣经班、歌咏团的课堂上,时时可见一个认真聆听、纵情高歌的忠实学员。
乐清本堂陆神父告诉“信德”:妇女们大都善解人意,且充满同情心,妇女的力量不容忽视,她们参与唱经班、晚餐厅祈祷、铜鼓队、新堂建设、史罗亚团体等,一直以来,她们都活跃在福传的前线。
坏的习惯改掉了,赌博戒掉了,跳舞不去了,家庭和睦了,邻里友好了,婆媳亲热了,取而代之的是过主日,望早弥撒,去医院、敬老院、贫困、患病家庭的走访,参与通功、圣屋等祈祷,参加各种教会的团体组织,乐队、唱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