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大利的安科纳港口,横穿亚得利亚海到克罗地亚,继续往内陆走,靠近莫斯塔尔市,就可以找到。它四面环山,圣母显现时此乡村约有五百户人家。村民当时多以种植葡萄及烟草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朴生活。
年年喜纳平安福,岁岁欣享快乐春。主赐奇恩恩满院,神施妙爱爱盈门。旷野玛纳日日取,磐石活水时时流。柔和谦卑常效主,忍耐顺服永蒙恩。读圣经需用心眼,听真道当以灵耳。窄门要努力挺进,天路要奋勇攀登。
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晚年住在拉韦纳,史诗《神曲》刚一脱稿,他就到威尼斯去办事。不幸在那里染上了疟疾,回到拉韦纳不久,他就于19311321年9月14日去世了。
在基督信仰著作中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安提约基雅的依纳爵的著作中:“主教在哪里,基督就在那里;基督在哪里,至公的教会就在那里”(《致斯米纳教会书信》八2)。
但他们估计,这个没有跟法学士学过法律的纳匝肋人,不可能明白圣经(若7:15)。也不可能答出这个难题;想借此贬低耶稣在百姓中的威望。
为使我们的祈祷蒙受天主的悦纳,我们自当如圣保禄所说:我们就是献于天主基督的馨香,在得救的人中是,在丧亡的人中也是;但为后者,是由死入死的芬芳;为前者,却是由生入生的芬芳。(格后2:15-17)
我说:我感恩也是痛苦的感恩,主会悦纳吗?但我竟然忘记了,主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一位!记得在康复医院时,陈志江神父堂区的一位台湾教友经常来探望我,为我祈祷,还送给了我一本《新约圣经》。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天主的医治渠道,并不是只有祈祷一条,圣经中有许多祈祷之外的医治事例,如:纳阿曼的病(列下5:8-14),希则克雅王的病(列下20:7),以色列百姓的病(户21:8-9),厄弗所人的病(
(参玛9:25);耶稣治愈癞病人时,伸手抚摸他,癞病就洁净了,摆脱了病痛及被拒绝的苦(玛8:3);当伯多禄的岳母躺着发烧时,耶稣摸了她的手,热症就退了,病得痊愈,并开始侍奉耶稣(玛8:15);耶稣复活纳因城寡妇的儿子时
愿我口中的话,常在你前蒙受悦纳!(咏19:15)(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