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天主的恩赐,我们诵念的天主经、饭前经、饭后经祈求天主降福我们的食物,使它实现维持生命和提供工作能力的目标。
她承认以色列与外邦人有别,但大家都可在同一家中进食,桌上桌下,都可享用食物;饼与碎屑,都同样可充饥。她深信家主慷慨大方,他端出来的食物一定很丰富,令坐席的儿女们吃得绰绰有余,连桌下的小狗也能受惠。
通往玉树的路上,也会看到很多单位为物资车准备的茶水和食物。我们给老乡送食物,老乡帮我们搭帐篷。在玉树,你可以随意拦一辆摩托,搭乘一段。
村民很厌恶讨饭者,认为他们不仅浑身上下穿的衣服很脏,头发乱蓬蓬脏兮兮的,并且会带给人晦气,但我父亲却不在乎这些看法,依然我行我素地坚持给讨饭者食物。
应提供人道援助,例如水和食物,因为儿童和老人正由于缺乏食物而死去。要立即行动,以免为时过晚。成千上万名基督徒和尼尼微平原其他少数群体,迫切需要人道援助,因为他们逃出来时,两手空空,只有随身衣物。
如果有教友送鸡蛋、大米、食物,他也都会送给修女们,以解决她们生活上的急需。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次日军的飞机对福建宁德三都澳狂轰滥炸,在这危急关头,众人都避之不及。
教宗说:请你们不要做经常需要改换地址的有限期的主教,如同失去治愈效力的医药,或必须被抛弃的淡而无味的食物,因为它已经毫无用处(参玛5:13)。
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带食物,不要带口袋,也不要在腰带里带铜钱」。教宗解释耶稣的这份叮嘱,指出那是因为福音「必须在贫穷中传报」,因为「救恩绝非富裕的神学」,而是传给每个受压迫者的解救「喜讯」,仅此而已。
人们在自己的住宅接待新到的难民,与他们分享食物,以致自己都吃不饱,为此也挨饿。非洲多少为我们立下本着福音精神收容、接纳处在困境中的人的榜样。
明爱和非政府组织正在给灾民分发事食物、药品和帐篷等。我走访了部分灾区,老百姓们的确经受了严峻考验、十分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