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圣召都伴随著一份许诺、一项奋斗。因此,第三个关键词是「辛劳」。教宗告诫道,「如果我们想到未来可能出现的艰难和责任就不战而败,那么我们恐怕会沉入水中」;但若我们定睛注视耶稣,就能向前迈进。
以婚礼为例:「你不晓得婚配究竟是件圣事,新郎新娘确实在天主面前交托一切,彼此相爱,许诺忠贞并领受天主的恩宠;或者,婚礼成了一场模特儿走秀,人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后者出于世俗精神,是偶像崇拜。
上主许诺说:『我将更新一切。』让我们鼓励彼此梦想远大,追求这些理想,别试图重建过去,尤其是那污秽不堪、早已病态的部分。」
耶稣清楚许诺我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弟兄们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无论谁,为了耶稣的名义,为灾民奉献了爱心,都会获得主的丰厚赏报。
当一切似乎都终结之时,她一直守望着,对天主的许诺充满希望,祂要从死者中复活。因此,在世界最黑暗的时刻,玛利亚成为信友的母亲,教会的母亲和希望的象征。”
相反地,基督徒的望德催促我们采取行动,在天主实现祂的救恩许诺时贡献己力。换句话说,基督徒应当日复一日建设「爱的国度、正义与友爱的国度」,那是耶稣通过实际举动亲手开创的国度。
这并非一时的热枕,而是终生的许诺。最后,我十分欣赏依撒伯尔在听到玛利亚问候的说话,并同样“充满圣神”(路1:41)。
(迦4:4-5)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天主要借他的独生子来拯救罪恶的人类,实现在创世之初对人类的许诺。
教宗指出圣神是教会的灵魂,是共融的原则,他邀请青年们回到晚餐厅,像耶稣的门徒们一样,他们和圣母马利亚一起专心祈祷,等候耶稣所许诺的圣神的降临。
教宗于是祈祷说:上主,请彻底实现你的许诺。请折断凶暴者的棍棒。请烧毁发响的军靴。让战袍沾满血迹的时代结束。请实现你的诺言:‘平安将是无限的’(依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