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同他们的直面接触和交谈,使我更能够理解并接受“家家(人人)有本难念的经”这句俗语所蕴含的力度和深度!
我在农村长大,生活在一个有信仰的大家族里,从爷爷的爷爷起几代人都是热心教友,从小跟着父母亲人接受信仰的熏陶,饭前祈祷、每日念经,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来自传统的教友家庭,从小跟着姥姥长大,自幼看到她每天端跪默默念经的身影(那是在动乱年代),跟着她受到的是宽恕、含忍、奉献的教育。
我生活在一个渔民家庭,从小父母就盼我成才,外婆也经常鼓励我。
不过,这些外在改变和调整的背后,我仿佛也看到了那呼之欲出的改革与开放大潮,正在蓄积最后一股爆发力,只待一触即发、奔腾而泻。
在福传周我们每天接待的慕道人数要比以往多好几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探亲的、有旅游的等等。我觉得他们是在圣神的引召下来到教堂的。他们认真地询问天主教的道理,寻求天主教的信仰,解答人生的困惑。
我的大爷叫胡玉美,1972年去世,享年93岁。他一生侍奉天主,服务教会,为教会做出过很大贡献。我村原大堂始建于1906年,他那时正值年富力强的年龄。建大堂的梁檩、门窗等所有木料,都是他一人购进的。
母亲蒙主恩召虽已六年,可每次看到母亲的遗像时,心中总是无法平静。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生于河北省农村一个具有深厚信仰的家庭。
我的二姐,继承了妈妈的美德——虔诚、热心。虽然我的二姐夫不信教,但并未动摇二姐的坚强信德。二姐无论在地里干活还是在家,总是默默地和天主说话,诵念玫瑰经。
论我的人性,我好想留下来好好地照顾母亲,我不忍心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舍下她,因为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接受母亲的抚育和爱,而如今我却不能留在她的身边以回报于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