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总结道:“让我们向上主恳求纯朴、透明和自由的恩宠,自由地说出事情的原貌,并在天主台前清楚地认出我们是谁”。
耶稣会利玛窦(MatteoRicci)神父的画像放置在祭台前,他是16至17世纪期间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去年十二月被宣布为“可敬者”,利玛窦深受中国天主教信友的爱戴。
上主天主召唤我们在同一个圣体台前明认并朝拜祂。”(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17日上午9点钟,我三婶的追思安所礼在临时搭建的祭台前隆重举行,观礼的教外朋友有两百多人。神父的讲道使围观的教外朋友懂得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死亡并非毁灭,而是一次改变。
这项服务面向且特别关注众多朝圣者,他们在真诚虔敬之心的激励下来到伯多禄宗徒的祭台前坚定自己的信德”;此服务也面向许多访客,“他们往往属于不同的文化和宗教,有兴趣默观梵蒂冈圣殿所珍藏的艺术和建筑之美,以及它们所传达的基督信仰讯息
册封真福大典结束后,在圣伯多禄大殿中央祭台前举行礼仪,随后展示新真福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灵柩,供信友们瞻仰致敬。
173.到达祭台前,执事若恭捧《福音书》,免行鞠躬礼;上到祭台前,宜把《福音书》放于祭台上,然后与主祭一起亲吻祭台致敬。执事若不恭捧《福音书》,便照常与主祭一起向祭台行深鞠躬礼,并亲吻祭台致敬。
它也许是源自第九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习俗,也就是在四旬期开始时,在祭台前挂上一张大幕布。这块布叫作Hungertuch即渴望之布。
(玛11:28)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忍受着人世的磨难,不怨天,不尤人,到圣体台前,求耶稣的爱怜。3.耶稣说: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8)天主无形无像,肉眼看不到。
在信仰上,我已从无知盲目的追寻转变为今天的虔诚,我知道这是父亲在天父台前的祈求,更是天父对我的眷顾。感谢父亲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今生受用不尽、得享永生的幸福。父亲您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