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行神迹,受辱受难,又死而复活,自始至终都是本着一颗爱心,展现了父爱的本相。同时,他向弟兄们保证,凡是随他且只有随他而行的,一定能亲眼见到父亲。
至於耶稣在受难前夕为门徒洗脚的举动,教宗称那是「谦卑服务的标记,也是耶稣无条件的爱的标记」。「耶稣怀着无条件的爱,为了拯救世界而在十字架上献出自己的生命。
耶稣在受难前预言了祂在十字架上的光荣(参阅:若十七5)。教宗解释说:世俗的光荣表现在重要地位、名望、财富和成就上。相反地,天主的光荣彰显在十字架上,它是爱。
耶稣此刻正在为我们祈求,就如祂在受难前曾对伯多禄说的:『我已为你祈求了。』(路廿二32),现在耶稣也是天父和我们之间的转求者。」那麽,耶稣如何转求呢?
圣母在她的圣子受难与死亡的黑暗中仍然相信祂的复活,盼望着天主之爱的胜利。
这种荒谬的指控虽然最终在各个层面被删除,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按照玛窦福音记述的耶稣基督的受难史,甚至是从一个简单的逻辑角度来看,这指控完全不该存在。
痛苦和受难并不是耶稣的结局,接踵而来的便是祂的复活,一个新开端。那麽,我们该如何向今天的人宣讲基督呢?如何向《变形记》中所描述的那种典型人物宣讲基督呢?
歌唱赞美练声一角烛光祈祷圣经剧表演:耶稣受难及复活此次培训班的授课老师主要是修院培育团的陈开华神父、刘从永神父,西昌教区段光菊修女和黄明彬神父。
虽然门徒们在耶稣受难时背弃和否认祂,但祂不批评他们,反而赐予他们宽恕的圣神。教宗指出:圣神是复活主所赐的第一项恩典,祂赐予这恩典首先是为了宽恕罪人。
在耶稣首次向门徒们预言自己的受难和复活时,伯多禄便拉耶稣到一边,谏责他说:主,千万不可!这事绝不会临到你身上!结果却遭到耶稣的斥责:撒殚,退到我后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