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关痛苦的金句随处可见,《约伯传》以一个富裕者沦为乞丐的变化为媒介,深刻的剖析辩解了痛苦的本质,源于世人的罪过抑或源于主的安排,耶稣用他的身体力行为世人演示了最卑微、最惨痛的死亡,而圣母则目睹了亲子的死亡
领:主,祢是“厄玛奴耳”,甘愿与卑微的人为伴,同居共处。众:主基督,请快来,给孤苦的人们带来所需要的慰藉。领:主,祢是和平的君王,是使万民合一与团结的角石。
“天主寻找卑微的人,他们将希望寄托于上主,而不是自己和自己的计划。
这样的理想即使富有,仍然是贫困的;即使有名,仍是卑微的;即使有位,仍是低贱的。而一个直接面对信仰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所以,理想首先应该是一种崇高的向往。
1482年7月18日临终时双眼注视着十字架,请求将他以最卑微的方式埋葬。问:他的特恩是什么?答:利普尼察的西满真福以“渴望为所有人得救”的称号走完了方济各圣德的历史。
讲完祈祷方法,另一位修女带大家进行“默观祈祷”聆听天主的圣言,与天主亲切交谈,天主爱人至深,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在人无力无助时赏恩宠、显圣迹、拯救弱小卑微的儿女。
他贬抑自己的天主性,来迁就我们卑微的人性;他不是西方人的专属,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他的下降,是为了使我们上升;圣诞所要揭幕的实在是天主与人的神圣交换:天主取了我们人性,为的是让我们分享他的天主性。
因为她让人所做的事是打破常规,相反世俗,舍弃自己,为那些卑微弱小的人群服务,并且是全身心不计任何报酬的服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大神学家当选后被媒体报导的第一句话是:感谢上主,我这位卑微的工人被枢机们选举为教宗!
方济各在仪式前说,他透过为卑微的人洗脚,是要效法耶稣,有权位的人务必要服侍他人。76岁的教宗随即为12位年龄介乎14至21岁的少年犯逐一洗脚,并且一一亲吻,纪念当年耶稣在受难前为12门徒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