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此方式需注意的是:牢记耶稣是你服事的内在动机;面对那些对天主持最负面印象且最刚硬的人,此方式是你带领他们信主的很好途径,因为爱的服事是很难抵抗并且很难去辩论的;要清楚地知道你可以做到的程度,不要去逼迫自己
教宗表示: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是「福音」,从耶路撒冷开始,传向所有人和万民,在所有的文化中起内在的转变。教宗解释,在圣保禄一身内揉合了犹太、希腊与罗马三个世界。
教宗说:「福音的奥秘在于人被基督所攫取,渴望与祂在一起,与祂一致,建立亲密的友谊,与基督在一起,直到以极大内在的自由和内心深刻的喜悦,根据天主爱的旨意,在一切事上悦乐天主。」
教宗说:秉持基督信仰精神办学的学校,会成为见证的场所,在那里,人能遇见基督、认识基督,体验基督使人和好、安心与获得内在新希望的临在。脆弱的意识型态充斥在社会各个领域,催促基督徒对知识领域投注新的努力。
关于这一切,我们要知道,今天的非洲大陆文化是由多元价值观所建立,我们应该和平共处,不受内在和外在的影响。 问:非洲应该学习亚洲经济扩张的例子,比如说中国。 答:学习对,但不要抄袭。
做为一名基督徙,通读《圣经》特别重要,《圣经》贯通人类始终,从童年到老境,敏感与深思,内涵与外化,一个热爱信仰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不怎么良好,但他的内在生活一定充满活力,至少他不会孤独与寂寞。
「相信的艺术﹐祈祷的艺术」﹐教宗本笃十六世表示这让他想起中世纪的神学家们﹐将希腊文中的「道﹐逻辑」(Logos)﹐不只译成拉丁文的「言﹐话语」(Verbum)﹐也译成「艺术」(ars)﹐以表达它们具有内在的互通性
究其实,此话亦可谓孔孟心传:学者要有内在切实的道德修养,不得把在路上听来的没有根由的话随意四处张扬,到处卖弄!所谓: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道听途说是有德之人应该摒弃的!
我们应该努力为现代人提供获得内在生命的可能性。问:这次会晤中,是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或行动呢?答:具体方面……需要青年的宗教培育。问题时常出自于无知。
他说:这是一种由美妙和怜爱构成的内在的喜乐,好似一位母亲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婴儿时所体会的喜乐,这位母亲觉得那是一项天主的恩赐,一个只能用感激来描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