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我很灰心失望,后来念经时也不再祈求天主让她回头了。一天早上,母亲忽然对我说,她晚上做梦梦见了《耶稣全能像》上的那个“人”从圣像上面下来了,那慈祥的脸庞、金色的头发、红色的衣服,母亲看得非常清楚。
他们失去了作为天主子女的关系,不再朝拜天主!上主便离开他们」。然而,以色列子民竟然为了打胜仗而利用天主的约柜,把它当作魔术道具。
人都是被罪恶污染了灵魂,你刚才不解为何在教堂还会被驱赶,我来,就是让你看驱赶你的人过去的样子,你该知道她已经悔改了很多,至少能在教堂祈祷念经克制自己不再咒骂他人,不再贪图小利。
如果在我们的家中、广场上、工作场所、政治和经济园地中不再有福音的音乐,那么,激起我们为争取每个人人性尊严的抗争的旋律也要熄灭。
他们曾经一起修道,一起迈向神圣的祭台,一起热心为教友们服务,也一起经历时代的种种苦难,一起为主流过血、淌过泪……如今,他们终得团聚,将不再孤单,不再凄寂。
教宗继续讲道:“当我们诉诸暴力时,我们显示出我们不再知道天主是我们的在天大父,甚至不再认识他人是我们的弟兄姐妹。我们忘记我们生在此世的缘由,最终犯下毫无意义的残酷行为。”
一个不再神秘,不再黑暗,适于人的理性和感觉的天主,不过是人想象的产物;神之为神,就在于他的超越和不可理解性。因此,经验到天主的“不在”,意味着接近了真正的天主。
修好也是为了医治记忆,临终者不再受困于噩梦般的记忆中,能安然地踏上通往天家之路。迈向死亡的过程可能是漫长和痛苦的,临终者及其家人能否放下顽固与执着,从容面对呢?
他是一位正处于怀疑的幽暗中的人,在那种幽暗中我们经历着不再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看不清前行道路。如若你身处黑暗,自然会寻求光明。若望在其福音开篇写道:“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进入这世界。”
为此,教宗方济各要求众人改变态度,不再要因防范、恐惧、冷漠、边缘化形成的淘汰文化,而要相遇文化。教宗指出,唯有这种文化能建设更公正和友爱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世界。